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iè

biē

ㄅㄧㄝˋ

ㄅㄧㄝ

部首 糹

部外 7

总笔画 13

𦆰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42E2

上下结构

1213312554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rxi

qlvif

dpz

52903

拼音 biè biē

注音 ㄅㄧㄝˋ ㄅㄧㄝ

部首 糹 部外 7总笔画 13

扩展A 42E2笔顺 1213312554234

䋢 基本解释

● 䋢

biē ㄅㄧㄝ《廣韻》普蔑切,入屑滂。月部。《廣韻》方結切,入屑幫。


  1. 編繩。《説文•糸部》:“䋢,扁緒也。”《集韻•屑韻》:“䋢,編繩。”
  2. 弩腰鉤帶。《説文•糸部》:“䋢,弩腰鉤帶。”
  3. 結。《玉篇•糸部》:“䋢,結。”
  4. 車向左邊回轉。《集韻•薛韻》:“䋢,御左回曰䋢。”
  5. 輓。《廣韻•屑韻》:“䋢,輓。”

英语 to twist ropes, a belt or string to hold the bow, to tie; to bind, the cart turning back to the left, to draw or pull (of a cart), to mourn

【漢典】
【未集中】【糸】 䋢·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䋢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䋢·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廣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𠀤音彆。【說文】作𦆰,扁緒也。【類篇】編繩也。一說弩腰鉤帶,一說御左回曰䋢。

又【集韻】必列切,音鼈。義同。

【漢典】
【卷十三】【糸】

䋢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扁緒也。一曰弩𦝫鉤帶。从糸折聲。并列切

《說文解字注》

(䋢)扁緒也。見絛下。一曰弩要俗作𦝫。鉤帶。从糸㪿聲。㪿者,籒文折字。幷列切。十五部。

【漢典】

䋢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𦆰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㢼(bie4)
    2. 彆(bie4)
    3. 别(bie4)
    4. 䏟(bie4)
    5. 䉲(bie4)
    6. 蟞(bie1)
    7. 虌(bie1)
    8. 龞(bie1)
    9. 瘪(bie1)
    10. 鳖(bie1)
    11. 鼈(bie1)
    12. 癟(bie1)
    13. 柭(bie1)
    14. 鱉(bie1)
    15. 㭭(bie1)
    16. 憋(bie1)
同部首
    1. 緥
    2. 䌢
    3. 䋉
    4. 緅
    5. 紗
    6. 䋳
    7. 纗
    8. 緲
    9. 纋
    10. 紲
    11. 絀
    12. 絵
同笔画
    1. 椴
    2. 剿
    3. 圓
    4. 觟
    5. 嵵
    6. 椳
    7. 椲
    8. 誃
    9. 羥
    10. 僇
    11. 锩
    12. 綈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