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米

部外 8

总笔画 14

糝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428F

左右结构

431234433443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oooy

fdff

ufuu

99989

部首 米 部外 8总笔画 14

扩展A 428F笔顺 43123443344334

䊏 基本解释

● 䊏


  1. 同“糂(糝)”。《龍龕手鑑•米部》:“䊏”,“糂”的俗字。

英语 (non-classical form of U+7CC2 糝) mixing rice with broth, a grain of rice

【漢典】
【未集上】【米】 䊏·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䊏 《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 䊏·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海篇】蘇感切,音糂。羹䊏也。

【漢典】
【卷七】【米】

↳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䊏”字头,请参考“糂”字:)
【卷七】【米】
《說文解字》

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从米甚聲。糣,籒文糂从朁。糝,古文糂从參。桑感切

《說文解字注》

(糂)㠯米和羹也。古之羹必和以米。墨子:藜羹不糂十日。吕覽作藜羹不斟,七日不粒。不斟正不糂之誤。內則注曰:凡羹齊宜五味之和,米屑之糝。从米甚聲。桑感切。七部。一曰粒也。今南人俗語曰:米糝飯。糝謂孰者也。釋名曰:糝,黏也,相黏𪏮也。按廣韵、集韵、類篇、干祿字書皆有䊉字,云蜜漬瓜食也。桑感切。葢糝有零星之義,故今之小菜古謂之糝,別製其字作䊉。通鑑:盧循遺劉裕益智䊉,宋廢帝殺江夏王義恭,以蜜漬目睛,謂之鬼目䊉。廣韵二仙:枸櫞𣗳皮可作䊉。南方艸物狀。建安八年,交州刺史張津以益智子䊉餉魏武帝。俗多改粽字。故三省注通鑑曰:角黍也。葢誤認爲送韵之粽字。齊民要術引廣州記:益智子取外皮蜜煮爲糝,味辛。徑作糝字。

(糣)籒文糂,从朁。朁聲甚聲同在七部。

(糝)古文糂,从參。參聲亦在七部。周禮醢人、內則皆如此作。周頌:潛有多魚。傳曰:潛,糝也。古本如此。爾雅:糝謂之涔。涔卽詩之潛也。小爾雅及郭景純改糝爲木旁,謂積柴水中,令魚依之止息,字當从木也。而舍人、李巡皆云:以米投水中養魚曰涔。似其說各異,不知積柴而投米焉。非有二事,以其用米故曰糝。以其用柴故或製字作罧。罧見淮南書。橬槮皆魏晉閒妄作也。

【漢典】

䊏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糝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精
    2. 䊡
    3. 粐
    4. 䊙
    5. 糅
    6. 粨
    7. 䊦
    8. 䉿
    9. 䊕
    10. 粡
    11. 䊴
    12. 粝
同笔画
    1. 幓
    2. 凘
    3. 䭸
    4. 鉶
    5. 䎩
    6. 㒖
    7. 髦
    8. 㮶
    9. 僯
    10. 鲘
    11. 蔈
    12. 锽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