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miǎn

tiǎn

ㄇㄧㄢˇ

ㄊㄧㄢˇ

部首 心

部外 4

总笔画 8

忝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901

上下结构

113445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gdnu

mkp

agwz

10338

拼音 miǎn tiǎn

注音 ㄇㄧㄢˇ ㄊㄧㄢˇ

部首 心 部外 4总笔画 8

扩展A 3901笔顺 11344544

㤁 基本解释

● 㤁


  1. 同“忝”。

英语 (standard form of 忝) to disgrace; to insult, to condescend

【漢典】
【卯集上】【心】 㤁·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㤁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㤁·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說文】忝本字。【長箋】从天心會意。以天求心,每自慚愧寓戒也。

【漢典】
【】【】

↳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㤁”字头,请参考“忝”字:)
【】【】
《說文解字注》
辱也。小雅小宛曰。無忝爾所生。傳云。忝、辱也。从心。天聲。他典切。按从天爲聲、則古音必在十二部。葢或㥏之或體耳。自字林讀他念切、而失其本音矣。
【漢典】

㤁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忝」說文‧心部 「忝」流沙簡.簡牘5.23 「㤁」
「忝」譙敏碑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忝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㨺(mian3)
    2. 㫘(mian3)
    3. 媔(mian3)
    4. 渑(mian3)
    5. 偭(mian3)
    6. 莬(mian3)
    7. 㻰(mian3)
    8. 睌(mian3)
    9. 鮸(mian3)
    10. 絻(mian3)
    11. 澠(mian3)
    12. 湎(mian3)
    13. 紾(tian3)
    14. 䣯(tian3)
    15. 淟(tian3)
    16. 餂(tian3)
    17. 䄕(tian3)
    18. 䩄(tian3)
    19. 銛(tian3)
    20. 琠(tian3)
    21. 䄼(tian3)
    22. 靦(tian3)
    23. 㥏(tian3)
    24. 𠀬(tian3)
同部首
    1. 㣻
    2. 慾
    3. 愂
    4. 愬
    5. 惩
    6. 忐
    7. 戁
    8. 悫
    9. 憲
    10. 憄
    11. 惄
    12. 急
同笔画
    1. 岳
    2. 苐
    3. 受
    4. 苮
    5. 迮
    6. 贬
    7. 怜
    8. 疘
    9. 侈
    10. 庙
    11. 瓮
    12. 䒩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