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fā

tāo

ㄈㄚ

ㄊㄠ

部首 弓

部外 4

总笔画 7

弢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8AD

左右结构

51521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hcy

nye

yzix

11247

拼音 fā tāo

注音 ㄈㄚ ㄊㄠ

部首 弓 部外 4总笔画 7

扩展A 38AD笔顺 5152154

㢭 基本解释

● 㢭

fā ㄈㄚ


  1. 同“發”。商代甲骨文后期到春秋晚期金文「發」,从「弓」从「攴」会发射义,后「攴」声化为「癹」声。

● 㢭

tāo ㄊㄠ


  1. 同“弢”。《龍龕手鑑•弓部》:“㢭”,“弢”的俗字。

英语 (ancient form of 發)send out; (non-classical form of 弢) a bow-case

【漢典】
【午集中】【癶】 發·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發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㢭”字头,请参考“發”字。)
【午集中】【癶】 發·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伐切,音髮。【說文】䠶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

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𤱶畝之中。

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

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

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

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詩·齊風】履我發兮。【疏】行必發足而去,故以發爲行也。【禮·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無移。【註】謂起屨也。

又【釋名】撥也。撥使開也。【禮·王制】有發,則命大司徒,教士以車甲。【疏】謂有軍旅以發士卒也。

又【廣韻】明也。【論語】亦足以發。【註】謂發明大體也。

又【廣韻】舉也。【增韻】興也。【前漢·王吉傳】愼毋有所發。【註】謂興舉眾事也。

又亂也。【詩·邶風】毋發我笱。

又伐也。【詩·周頌】駿發爾私。【疏】以耜擊伐其私田,使之發起也。

又遣也。【禮·檀弓】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註】發禮往賀也。

又見也。【禮·禮器】君子樂其發也。【註】樂多其外見也。

又動也。【老子·道德經】地無以寧,將恐發。

又洩也。【楚辭·大招】春氣奮發。

又【曆法】春夏曰發,秋冬曰斂。

又發發,疾貌。【詩·小雅】飄風發發。【箋】寒且疾也。

又【詩傳】長發,大禘也。【疏】大禘之樂歌也。【唐書·禮樂志】懿祖曰:長發之舞。

又昏禮曰發齊。【荀子·禮論】大昏之未發齊也。【註】謂未有威儀節文。象太古時也。【史記·禮書】作廢齊。

又【玉篇】發,駕車也。【揚子·方言】發,稅,舍車也。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發,宋趙𨻰魏之閒謂之稅。【註】舍宜音寫,今通發,寫也。稅猶脫也。

又【後漢·五行志】東方神鳥曰發明。【博雅】鳳皇晨鳴曰發明。

又【汲冢周書】發人鹿鹿者,若鹿迅走。【註】發,東夷也。

又淸發,水名。見【左傳】。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餘發縣,屬九眞郡。發干縣,屬東郡。

又姓。【史記·封禪書】游水發根。【註】游水,縣名。發根,人姓名。

又【集韻】【正韻】𠀤北末切,音撥。【詩·衞風】鱣鮪發發。【傳】盛貌。馬融曰:魚尾著網發發然。【韓詩】作鱍。【說文】作鮁。

又叶方吠切,音廢。【詩·豳風】一之日觱發。【傳】風寒也,叶下烈烈。音例。

又叶非律切,廢入聲。【揚雄·長楊賦】紛紜沸渭,雲合電發。猋騰波流,機駭蠭軼。軼音亦。一說本賦發軼,與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驃衞,衞字爲韻。發,音費。軼,音替。古霽寘二韻通,非發讀廢入聲,與軼音亦叶也。

 

【漢典】
【卷十二】【弓】

↳發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㢭”字头,请参考“發”字:)
【卷十二】【弓】
《說文解字》

䠶發也。从弓癹聲。方伐切

《說文解字注》

(發)䠶發也。詩曰:壹發五豝。引申爲凡作起之偁。从弓癹聲。方伐切。十五部。

【漢典】

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鐵162.2合19752 「㢭」叔之仲子平鐘春秋晚期集成174 「發」包2.141 「發」說文‧弓部 「發」睡虎地簡8.13 「㢭」
「」甲2471合26907 「發」姑發聑反劍春秋晚期集成11718 「發」縱橫家書85
「」明藏145 「發」涑戈戰國早期集成11213 「發」孫臏116
甲骨文 金文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弢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弨
    2. 㢼
    3. 强
    4. 㢨
    5. 弝
    6. 㢬
    7. 㢫
    8. 弳
    9. 㢮
    10. 彋
    11. 弮
    12. 弘
同笔画
    1. 妨
    2. 轩
    3. 䂙
    4. 𠘾
    5. 沙
    6. 园
    7. 岖
    8. 阾
    9. 芬
    10. 纬
    11. 𠀳
    12. 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