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氵

部外 19

总笔画 22

浩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4146

左右结构

441325111234113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irsm

ehmc

vnag

部首 氵 部外 19总笔画 22

统一码 24146笔顺 4413251112341132511134

𤅆 基本解释

© 汉典
【巳集上】【水】 浩·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𤅆”字头,请参考“浩”字。)
【巳集上】【水】 浩·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𠀤音晧。大水貌。【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饒也。【禮·王制】用有餘曰浩。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

又姓。漢靑州刺史浩賞。

又居號切,音誥。水名。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𠀤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註】浩亹,音合門。

© 汉典
【卷十一】【水】

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𤅆”字头,请参考“浩”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澆也。从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胡老切

『說文解字注』

(浩)澆也。按澆當作沆。字之誤也。澆者、?也。?非浩義。沄浩沆同義、而又雙聲。故三篆相聯。从水。告聲。胡老切。古音在三部。虞書曰。虞當作唐。洪水浩浩。堯典洪水與浩浩不相屬爲句。?栝舉之耳。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況
    2. 泊
    3. 濯
    4. 洒
    5. 汣
    6. 泺
    7. 澍
    8. 滾
    9. 灪
    10. 涫
    11. 泩
    12. 㶈
同笔画
    1. 黰
    2. 觽
    3. 䆏
    4. 蘸
    5. 黱
    6. 䵁
    7. 䵚
    8. 鬚
    9. 邐
    10. 驐
    11. 鑆
    12. 躖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