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dòu

ㄉㄡˋ

部首 鬥

部外 0

总笔画 10

简体 斗

斗 鬬 鬭 𨷖 𩰚 𩰛 閗 鬪 𩰑 𩰒 𩰖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B25

左右结构

11212112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ggh

ln

cca

77001

拼音 dòu

注音 ㄉㄡˋ

部首 鬥 部外 0总笔画 10

基本区 9B25笔顺 1121211212

通

鬥 基本解释

● 鬥

dòu ㄉㄡˋ


  1. 對打:~毆。戰~。
  2. 比賽勝負,爭勝:~力。~勁。~智。~志昂揚。
  3. 使動物之間互爭高下:~牛。~蟋蟀。
  4. 拼合,對準,湊近:~眼。
  5. 同“逗”,逗引。
  6. 姓。

英语 struggle, fight, compete, contend

【漢典】

鬥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鬥

鬥、鬦、鬬 dòu

動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兩人怒發對打形。本義:搏鬥)

(2) 搏鬥;引申爲戰鬥 [fight]

鬥,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說文》。按,爭也。

二士對戟爲鬥。——《古考經說》

鬥,遇也。——《說文》。按,相接之意。

投身大敵,與之撲鬥。——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彼此錯雜,紛紜拿鬥,敵槍終不能發。

又如:拳鬥;械鬥;格鬥(緊張激烈地搏鬥);鬥心(戰鬥的意志);鬥臣(勇健善鬥之士);鉤心鬥角(屋角由屋心伸出來,像與屋心鉤在一起。各個屋角相對,像要相互搏鬥。用此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3) 較量,競賽 [contest with]

試與他蟲鬥。——《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鬥口(鬥嘴;開玩笑挑逗);鬥靡誇多(說長道短。鬥:爭。靡:無;少);鬥錦(爭奇鬥豔);鬥花(以奇花相競賽);鬥香(以名香相競賽);鬥草(古代以花草相賽的一種民俗遊戲。一名鬥百草);鬥茶(比賽茶的優劣);鬥棋(奕棋爭勝)

(4) 古代天文用語,星相擊 [collide with star]

十四載二月,熒惑,太白鬥於畢、昂、井、鬼間,至四月乃伏。——《新唐書》

(5) 遇合;拼合 [fit together]。

如:鬥榫;鬥縫(拼接);鬥闞(拼合鑲嵌)

(6) 使動物鬥 [fight]。

如:鬥雞;鬥蛐蛐兒;鬥雞走馬;鬥雞走狗(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7) 鬥爭,爭鬥 [struggle]

見兩小兒辯鬥。——《列子·湯問》

外連衡而鬥諸侯。——漢· 賈誼《過秦論》

又如:鬥地主;鬥寵(爭奪受寵);鬥辯(爭鬥;爭吵)

(8) 玩,遊戲 [play]。

如:鬥棋;鬥葉(玩紙牌);鬥牌(玩骨牌、紙牌)

(9) 用同“逗”。逗引 [tease]。

如:鬥引(挑逗,逗引,勾引);鬥諞(巧言逗引)

(10) 戲耍;喜樂 [make fun of]。

如:鬥疊(挑撥離間);鬥牙拌嘴(耍嘴調鬧)

常用词组


鬥法鬥份子鬥狠鬥雞鬥艦鬥勁鬥口鬥牛鬥牛場鬥毆鬥牌鬥氣鬥趣兒鬥拳鬥殺鬥士鬥心眼兒鬥眼鬥豔鬥勇鬥爭鬥志鬥志昂揚鬥智鬥嘴
【漢典】

鬥 國語辭典

鬥ㄉㄡˋdòu
動
  1. 相爭。如:「械鬥」、「明爭暗鬥」。《論語·季氏》:「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2. 使動物相鬥。如:「鬥狗」、「鬥雞」、「鬥蛐蛐兒」。

  3. 競賽、比賽。如:「鬥智」、「鬥棋」、「鬥法」。《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這畜生只除天上有,果係世間無,將他各處去鬥,俱鬥他不過,成百十貫贏得。」

  4. 拼湊、湊集。如:「把這些小碎布鬥成一個袋子。」《金瓶梅·第一回》:「都鬥分子,來與武松人情。」《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我們鬥分銀子,與你作賀。」

  5. 惹、引弄。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休煩惱吾當且是耍,鬥卿來便當真假。」通「逗」。

名
  1. 姓。如黃帝時有鬥苞,春秋時楚國有鬥伯比。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漢典】
【亥集上】【鬥】 鬥·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0

鬥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鬥】 鬥·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0

【唐韻】都豆切【集韻】丁𠋫切,𠀤音鬬。【說文】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凡从鬥者,今與門戸字同。【字㝈】鬥右音戟,𩰊字从手,手有所執,左音掬,𩰋字反𩰊,執物則一。

又【集韻】克角切,音搉。鬭也。

【漢典】
【卷三】【鬥】

鬥 《说文解字》

【卷三】【鬥】
《說文解字》

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凡鬥之屬皆从鬥。都豆切

《說文解字注》

(鬥)㒳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按此非許語也。許之分部次弟,自云據形系聯。𠃨𠩀在前部,故受之以鬥。然則當云爭也。兩𠃨相對象形,謂兩人手持相對也。乃云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與前部説自相戾,且文從兩手,非兩士也。此必他家異説,淺人取而竄改許書。雖孝經音義引之,未可信也。都豆切。四部。凡鬥之屬皆從鬥。

【漢典】

鬥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ou˥˧ 日语读音 TATAKAU ARASOU越南语 đấu

客家话 [海陆腔] deu5 [客语拼音字汇] deu4 [台湾四县腔] deu5 [陆丰腔] deu5 [梅县腔] deu5 [宝安腔] diu5 [客英字典] deu5粤语 dau3潮州话 dou3 dao3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候韻 去聲 鬥小韻 都豆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侯部 ;王力系统:端母 侯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鬥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鬥」 乙6988合152     「鬥」 說文‧鬥部   「鬥」 「斗」 「鬥」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斗
鬬
鬭
𨷖
𩰚
𩰛
閗
鬪
𩰑
𩰒
𩰖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鬪(dou4)
    2. 郖(dou4)
    3. 浢(dou4)
    4. 逗(dou4)
    5. 竇(dou4)
    6. 豆(dou4)
    7. 狵(dou4)
    8. 㐙(dou4)
    9. 㛒(dou4)
    10. 鬭(dou4)
    11. 梪(dou4)
    12. 脰(dou4)
同部首
    1. 鬦
    2. 鬨
    3. 䰘
    4. 鬮
    5. 鬭
    6. 鬩
    7. 䰗
    8. 鬫
    9. 鬬
    10. 鬧
    11. 鬪
同笔画
    1. 歬
    2. 洍
    3. 唆
    4. 𠉨
    5. 烄
    6. 凇
    7. 窎
    8. 㳨
    9. 秘
    10. 配
    11. 资
    12. 捡
小学古诗词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初中古诗词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 《晚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