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qiū

ㄑㄧㄡ

部首 革

部外 9

总笔画 18

秋 緧 鞧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7A6

左右结构

1221251123123443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fto

tjhdf

eemu

49580

拼音 qiū

注音 ㄑㄧㄡ

部首 革 部外 9总笔画 18

基本区 97A6笔顺 122125112312344334

通

鞦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鞦

qiū ㄑㄧㄡˉ

  1. 同“鞧”。《玉篇•革部》:“鞦,車鞦也。”
  2. 见“鞦韆”。

英语 leather stap; swing

法语 automne (abrév.)​

© 汉典

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鞦 qiū

〈名〉

(1) 同“鞧” [leather strap]

黄蘖作驴鞧,始知苦在后。——唐· 寒山《诗》

又如:鞧绳(络在牲口股后的皮带)

(2) (“鞧”当“秋千”的鞧时,已简化成秋)

© 汉典

鞦 國語辭典

鞦ㄑㄧㄡqiū
名
  1. 參見「鞦韆 」條。

© 汉典
【戌集中】【革】 鞦·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鞦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 鞦·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𠀤音秋。【玉篇】車鞦也。【廣韻】本作鞧。

又作緧𦃈。

又鞦韆,繩戲也。【古今藝術圖】鞦韆,北方戲,以習輕趫者。本作秋千。

© 汉典
【卷十三】【糸】

緧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鞦”字头,请参考“緧”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馬紂也。从糸酋聲。七由切

『說文解字注』

(緧)馬紂也。考工記:必䱸其牛後。注云:䱸讀爲緧。關東謂紂爲緧。按:亦作䋺。商王紂,古文尚書作受。从糸酋聲。七由切。三部。

© 汉典

鞦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ou˥ 唐代读音 tsiou日语读音 SHIRIGAI韩语罗马 CHWU现代韩语 추

客家话 [海陆腔] ciu1 [客英字典] ciu1 [客语拼音字汇] qiu1 [台湾四县腔] ciu1 [梅县腔] ciu1 [宝安腔] ciu1 [东莞腔] ciu1粤语 cau1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秋」。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秋」 安4.15合8555「秋」 亞秋舟爵商代晚期集成8782「秋」 包2.213「𥤚」 說文籀文「秋」 睡.日甲1「鞦」
「秋」 甲3642合33233「秋」 包牘1「秋」 說文‧禾部
「秋」 京津2444「秋」 郭.語1.40、4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秋
緧
鞧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蘒(qiu1)
    2. 趥(qiu1)
    3. 楸(qiu1)
    4. 塸(qiu1)
    5. 鰌(qiu1)
    6. 䲡(qiu1)
    7. 邱(qiu1)
    8. 篍(qiu1)
    9. 龝(qiu1)
    10. 𠀉(qiu1)
    11. 蓲(qiu1)
    12. 坵(qiu1)
同部首
    1. 鞻
    2. 靫
    3. 韆
    4. 䩧
    5. 䩒
    6. 䪇
    7. 鞇
    8. 鞾
    9. 鞄
    10. 鞼
    11. 鞑
    12. 鞶
同笔画
    1. 職
    2. 幮
    3. 䙩
    4. 繕
    5. 䲤
    6. 䡱
    7. 餼
    8. 巀
    9. 㩨
    10. 璻
    11. 䩳
    12. 穣
小学古诗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绝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悯农》(其一)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宋·叶绍翁 《夜书所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 《望洞庭》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 《秋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诗词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曹操 《观沧海》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 《秋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清·谭嗣同 《潼关》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 《野望》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