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āng

ㄅㄤ

部首 阝

部外 4

总笔画 6

𨛟 𨛝 𨛁 𨚦 𨚜 𨚚 𤰫 邫 峀 䢶 𡶚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0A6

左右结构

11135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dtbh

qjnl

ciy

57027

拼音 bāng

注音 ㄅㄤ

部首 阝 部外 4总笔画 6

基本区 90A6笔顺 111352

次 通 标

邦 基本解释

● 邦

bāng ㄅㄤˉ


  1. 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英语 nation, country, state

德语 Land, Staat (Geo)

法语 pays,État,nation

【漢典】

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邦 bāng

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4)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5) 疆界,边界 [boundary]。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6)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7)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8) 姓

词性变化

◎ 邦 bāng

动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常用词组


邦交邦联
【漢典】

邦 國語辭典

邦ㄅㄤbāng
名
  1. 古時諸侯的封土,大的稱為「邦」,小的稱為「國」。《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漢·鄭玄·注:「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

  2. 泛稱國家。如:「友邦」、「鄰邦」、「聯邦」、「盟邦」、「多難興邦」。《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所雜種。」

【漢典】
【酉集下】【邑】 邦·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邦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邦·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古文〕𤰫𨚚邫【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𠀤音梆。【說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曰邦,小曰國。

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

又姓。【正字通】明有邦嚴。

又叶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

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詩》《易》邦字𠀤同此音。

【漢典】
【卷六】【邑】

邦 《说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國也。从邑丰聲。𤰫,古文。博江切

《說文解字注》

(邦)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𩫏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矦。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从邑丰聲。博江切。九部。

(𤰫)古文。從㞢田。之,適也。所謂往卽乃封。古文封字亦從之土。

【漢典】

邦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ŋ˥ 唐代读音 bang日语读音 KUNI韩语罗马 PANG现代韩语 방越南语 vâng

客家话 [海陆腔] bang1 [东莞腔] bong1 [客语拼音字汇] bong1 [陆丰腔] bang1 [宝安腔] bong1 [台湾四县腔] bang1 [客英字典] bang1 [梅县腔] bang1粤语 bong1

近代音 幫母 江陽韻 平聲陰 邦小空;中古音 幫母 江韻 平聲 邦小韻 博江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東部 ;王力系统:幫母 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邦」乙6978合9526 「邦」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邦」包2.7   「邦」說文古文 「邦」睡虎地簡15.101     「邦」
「邦」前4.17.3合846 「邦」子邦父甗西周中期集成932 「邦」包2.226   「邦」說文‧邑部 「邦」繹山碑      
  「邦」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邦」郭.老甲.29     「邦」老子甲4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𨛟
𨛝
𨛁
𨚦
𨚜
𨚚
𤰫
邫
峀
䢶
𡶚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縍(bang1)
    2. 鞤(bang1)
    3. 梆(bang1)
    4. 幚(bang1)
    5. 幫(bang1)
    6. 帮(bang1)
    7. 彭(bang1)
    8. 浜(bang1)
    9. 幇(bang1)
    10. 邫(bang1)
    11. 捠(bang1)
    12. 垹(bang1)
同部首
    1. 陸
    2. 䢾
    3. 䧐
    4. 酂
    5. 陭
    6. 䣓
    7. 隮
    8. 邝
    9. 郚
    10. 邖
    11. 隆
    12. 院
同笔画
    1. 仼
    2. 㠴
    3. 䦽
    4. 凩
    5. 钇
    6. 𠂪
    7. 㐕
    8. 休
    9. 饦
    10. 𠇒
    11. 㐒
    12. 𠇇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