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cháng

shang

ㄔㄤˊ

ㄕㄤ

部首 衣

部外 8

总笔画 14

常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8F3

上下结构

24345251413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pke

fbryv

kosr

90732

拼音 cháng shang

注音 ㄔㄤˊ ㄕㄤ

部首 衣 部外 8总笔画 14

基本区 88F3笔顺 24345251413534

常 通 标

裳 基本解释

● 裳

cháng ㄔㄤˊ


  1. 〔~~〕光明。
  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 裳

shang ㄕㄤ


  1. 〔衣~〕衣服。

英语

clothes; skirt; beautiful

法语 vêtements (sous la ceinture)​,jupe (fendue sur le côté)​,jupon

【漢典】

裳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裳 cháng

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skirt worn by a woman or man in ancient China]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3) 泛指衣服 [dress]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4) 另见 shɑng

基本词义


◎ 裳 shɑ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cháng

【漢典】

裳 國語辭典

裳ㄔㄤˊcháng
名
  1. 古代下身穿的衣服稱為「裳」。即裙子。《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漢·毛亨·傳:「上曰衣,下曰裳。」

裳ㄕㄤ​shāng
  1. (一)​之又音。

【漢典】
【申集下】【衣】 裳·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裳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裳·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𠀤音常。【說文】下帬也。【釋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詩·邶風】綠衣黃裳。【禮·曲禮】暑無褰裳。【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集韻】本作常。

【漢典】
【卷七】【巾】

↳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裳”字头,请参考“常”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下帬也。从巾尚聲。裳,常或从衣。市羊切

《說文解字注》

(常)下帬也。釋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積。玄端,玄裳,黃裳,襍裳可也。禮記深衣:續衽鉤邊。要縫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廢矣。从巾尙聲。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爲經常字。市羊切。十部。

(裳)常或从衣。

【漢典】

裳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ŋ˧˥; ʂɑŋ˨˩˦ 唐代读音 *zhiɑng日语读音 MO MOSUSO韩语罗马 SANG现代韩语 상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ong2 [梅县腔] shong2 [沙头角腔] song2 [东莞腔] song1 song2 song3 [海陆腔]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客英字典] shong2 [宝安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粤语 soeng4

近代音 穿母 江陽韻 平聲陽 長小空;中古音 禪母 陽韻 平聲 常小韻 市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禪母 陽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裳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尚」 陳公子叔𨙅父甗春秋早期集成947「常」 包2.203「常」 說文‧巾部「常」 睡.日乙23「裳」
「常」 包2.214「裳」 說文或體
「裳」 包2.244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常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瓺(chang2)
    2. 仩(chang2)
    3. 𠑻(chang2)
    4. 長(chang2)
    5. 䗅(chang2)
    6. 尝(chang2)
    7. 場(chang2)
    8. 仧(chang2)
    9. 嫦(chang2)
    10. 常(chang2)
    11. 償(chang2)
    12. 嘗(chang2)
同部首
    1. 袃
    2. 䙚
    3. 裛
    4. 褜
    5. 衺
    6. 裹
    7. 襞
    8. 褏
    9. 袋
    10. 裴
    11. 裏
    12. 䘡
同笔画
    1. 赛
    2. 䈆
    3. 粶
    4. 褝
    5. 䜷
    6. 蔶
    7. 䭽
    8. 㰿
    9. 蓯
    10. 𠓹
    11. 酴
    12. 㴽
小学古诗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初中古诗词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