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ǐ

ㄌㄧˇ

部首 衣

部外 7

总笔画 13

简体 里

裡 里 裏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8CF

上中下结构

4125112113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yjfe

ywgv

skbr

00732

拼音 lǐ

注音 ㄌㄧˇ

部首 衣 部外 7总笔画 13

基本区 88CF笔顺 4125112113534

裏 基本解释

● 裏

lǐ ㄌㄧˇ


  1. 衣服內層。《詩•邶風•緑衣》:“緑兮衣兮,緑衣黄裏。”
  2. 表示範圍。在內或在中,與“外”相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捷,表裏山河必無害也。”
  3. 表示時間。某個時間內。宋佚名《張協狀元》第十六出:“妾身年少裏,父母俱傾棄,在神廟六七年長獨睡。”
  4. 語氣助詞。相當於“哩”、“呢”。宋陳允平《八聲甘州•麴院風荷》:“醺醺裏,半篙香夢,月轉星移。”
  5. 助詞。表示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的”。
  6. 通“理”。①治理。《荀子•解蔽》:“經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裏矣。” ②道理。明湯顯祖《南柯記•禪請》:“唱演宗門,有甚裏交涉也?”

英语 inside, interior, within

德语 intern, innere ,Li (Eig, Fam)​,Radikal Nr. 166 = Meile, Dorf, Futter (Innenseite)​, innen, Nachbarschaft, Heimat Maßeinheit 0,5 km

【漢典】

裏 國語辭典

裏
  1. 「裡 」的異體字。

【漢典】
【申集下】【衣】 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裏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良士切【集韻】【韻會】兩耳切,𠀤音里。【說文】衣內也。【詩·邶風】綠衣黃裏。

又【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

又治裏,謂道氣也。【班固·幽通賦】單治裏而外凋兮。

又【類篇】良志切,音吏。義同。【干祿字書】俗作裏。裏字作重下𧘇。

【漢典】
【卷八】【衣】

裏 《说文解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衣内也。从衣里聲。良止切

《說文解字注》

(裏)衣內也。引伸爲凡在內之偁。从衣里聲。良止切。一部。

【漢典】

裏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唐代读音 *liə̌日语读音 URA韩语罗马 LI现代韩语 리 이

客家话 [沙头角腔] li3 [东莞腔]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di1 li3 [宝安腔] li3 [客英字典] li3 [陆丰腔] li3 li1 [海陆腔] li1 di1 li3 [梅县腔] li1 li2粤语 lei5 leoi5潮州话 li2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裏」 彔伯戈冬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302「裏」 包2.261「裏」 說文‧衣部「裏」 睡.封22「裏」「里」 「裏」
「里」 伯晨鼎西周中期偏晚集成2816「裏」 信2.09
「裏」 三年師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318「裏」 信2.09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裡
里
裏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峢(li3)
    2. 蠡(li3)
    3. 䧉(li3)
    4. 㸚(li3)
    5. 峲(li3)
    6. 欚(li3)
    7. 里(li3)
    8. 纚(li3)
    9. 逦(li3)
    10. 裡(li3)
    11. 鯉(li3)
    12. 𠃞(li3)
同部首
    1. 袲
    2. 袭
    3. 襃
    4. 裴
    5. 褩
    6. 表
    7. 襄
    8. 褰
    9. 褒
    10. 袁
    11. 䘮
    12. 䙝
同笔画
    1. 𠍞
    2. 閛
    3. 僌
    4. 鳭
    5. 𠌴
    6. 園
    7. 缢
    8. 廉
    9. 𠍚
    10. 賌
    11. 滍
    12. 搪
小学古诗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绝句》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 《望洞庭》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 《乡村四月》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 《秋思》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刘禹锡 《浪淘沙》
初中古诗词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汉·曹操 《观沧海》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 《竹里馆》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清·纪昀 《河中石兽》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