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ǜ

lù

ㄌㄩˋ

ㄌㄨˋ

部首 纟

部外 8

总笔画 11

繁体 綠 緑

綠 緑 𢅞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EFF

左右结构

55151124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viy

vmnme

zxkv

27199

拼音 lǜ lù

注音 ㄌㄩˋ ㄌㄨˋ

部首 纟 部外 8总笔画 11

统一码 7EFF笔顺 55151124134

常 标

绿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绿

(緑)

lǜ ㄌㄩˋ

     ◎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其它字义


● 绿

(緑)

lù ㄌㄨˋ

     ◎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英语 green; chlorine

德语 grün"_x000d_

法语 vert

© 汉典

绿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绿

緑 lù

〈名〉

(1) 通“菉”。一种野菜 [hispid arthraxon]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文]∶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book of prophecy]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lǜ

常用词组


绿林绿林起义绿营
 

基本词义


◎ 绿

綠 lǜ

〈形〉

(1)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 [口]∶同本义 [green]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dark]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词性变化


◎ 绿

綠 lǜ

〈动〉

(1) 呈现绿色 [present gree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lù

常用词组


绿茶绿葱葱绿灯绿地绿豆绿豆糕绿肥绿肥红瘦绿化绿浪绿篱绿帽子绿萍绿茸茸绿色绿头巾绿叶成阴绿茵茵绿荫绿莹莹绿油油绿藻绿洲
© 汉典
【未集中】【糸】 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绿”字头,请参考“綠”字。)
【未集中】【糸】 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𠀤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 汉典
【】【】

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绿”字头,请参考“綠”字:)
【】【】
『說文解字注』

(綠)帛靑黃色也。綠衣毛傳曰。綠、閒色。玉藻正義曰。五方閒色。綠、紅、碧、紫、駵黃是也。木靑剋土黃。東方閒色爲綠。綠色靑黃也。火赤剋金白。南方閒色爲紅。紅色赤白也。金白剋木靑。西方閒色碧。碧色白靑也。水黑剋火赤。北方閒色紫。紫色黑赤也。土黃剋水黑。中央閒色駵黃。駵黃色黃黑也。从糸。彔聲。力玉切。三部。

© 汉典

绿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u˥˧

粤语 luk6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绿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綠」。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綠」 河800「綠」 包2.269「綠」 說文‧糸部「綠」 「绿」「绿」
「緑」
甲骨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綠
緑
𢅞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律(lv4)
    2. 嵂(lv4)
    3. 滤(lv4)
    4. 濾(lv4)
    5. 垏(lv4)
    6. 綠(lv4)
    7. 率(lv4)
    8. 㲶(lv4)
    9. 繂(lv4)
    10. 爈(lv4)
    11. 櫖(lv4)
    12. 氯(lv4)
    13. 䐂(lu4)
    14. 㫽(lu4)
    15. 祿(lu4)
    16. 㯝(lu4)
    17. 潞(lu4)
    18. 路(lu4)
    19. 㟤(lu4)
    20. 㯟(lu4)
    21. 䎑(lu4)
    22. 蕗(lu4)
    23. 簬(lu4)
    24. 虂(lu4)
同部首
    1. 䌷
    2. 绠
    3. 绮
    4. 纠
    5. 缳
    6. 组
    7. 缍
    8. 缦
    9. 绘
    10. 缇
    11. 络
    12. 缱
同笔画
    1. 牾
    2. 䅇
    3. 掻
    4. 貫
    5. 旍
    6. 敐
    7. 㠱
    8. 琈
    9. 渊
    10. 䧘
    11. 猞
    12. 𠗨
小学古诗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 《咏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 《咏柳》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几 《三衢道中》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忆江南》
初中古诗词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唐·刘禹锡 《陋室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宋·欧阳修 《采桑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