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zhuàng

ㄓㄨㄤˋ

部首 犬

部外 4

总笔画 8

简体 状

状 狀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2C0

左右结构

521313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nhdd|udy

vmik

zigs

23284

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

部首 犬 部外 4总笔画 8

统一码 72C0笔顺 52131344

通

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狀

zhuàng ㄓㄨㄤˋ

     ◎ 见“状”。

英语 form; appearance; shape; official

德语 Anklage (S)​,Anschuldigung (S)​,Kondition (S)​,Zustand (S)​,großartig (Adj)​,stark (Adj)

法语 forme,état,situation,plainte

© 汉典

狀 國語辭典

状ㄓㄨㄤˋzhuàng
名
  1. 形态、容貌、样子。如:「粉状」、「奇形怪状」。

  2. 情况。如:「现状」、「惨状」。《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

  3. 功绩、良好表现。《史记·卷二·夏本纪》:「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

  4. 叙述事实的文章。现通称打官司的呈文。如:「行状」、「诉状」。《红楼梦·第六八回》:「著他写一张状子,只管往有司衙门中告去。」

  5. 奖励或证明用的文书。如:「奖状」、「委任状」、「信用状」。

动
  1. 陈述、描写。如:「摹状」。《庄子·德充符》:「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 汉典
【巳集下】【犬】 狀·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狀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 狀·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鉏亮切【集韻】【韻會】助亮切,𠀤音𣶍。【說文】犬形也。从犬,爿聲。

又【玉篇】形也。【易·繫辭】知鬼神之情狀。

又【韻會】形容之也,陳也。【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衆。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又【史記·夏本紀】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註】索隱曰:言無功狀。【戰國策】春申君問狀。

又【增韻】扎也。【正韻】牒也。

© 汉典
【卷十】【犬】

狀 《说文解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犬形也。从犬爿聲。盈亮切

『說文解字注』

(狀)犬形也。引伸爲形狀。如類之引伸爲同類也。从犬。爿聲。鉏亮切。十部。

© 汉典

狀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uɑŋ˥˧ 唐代读音 jrhiɑ̀ng韩语罗马 SANG CANG现代韩语 상 장越南语 trạng

客家话 [沙头角腔] cong3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海陆腔] cong6 [客英字典] cong5 cong3 [陆丰腔] chong6 [东莞腔] cong3 [台湾四县腔] cong5 [梅县腔] cong5 [宝安腔] cong3粤语 zong6

近代音 照母 江陽韻 去聲 狀小空;中古音 牀崇母 漾韻 去聲 狀小韻 鋤亮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唐部 ;王力系统:崇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狀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狀」 說文‧犬部「狀」 睡.秦87「狀」「状」 「狀」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状
狀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䚒(zhuang4)
    2. 僮(zhuang4)
    3. 壮(zhuang4)
    4. 戆(zhuang4)
    5. 戇(zhuang4)
    6. 戅(zhuang4)
    7. 焋(zhuang4)
    8. 壯(zhuang4)
    9. 撞(zhuang4)
    10. 状(zhuang4)
    11. 幢(zhuang4)
    12. 壵(zhuang4)
同部首
    1. 獎
    2. 器
    3. 㹜
    4. 獃
    5. 獸
    6. 獣
    7. 猌
    8. 猋
    9. 状
    10. 㺉
    11. 猒
    12. 獒
同笔画
    1. 郕
    2. 臽
    3. 㫅
    4. 钔
    5. 季
    6. 泇
    7. 呭
    8. 㪁
    9. 𠕚
    10. 瓝
    11. 泘
    12. 祌
初中古诗词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明·魏学洢 《核舟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