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qì

ㄑㄧˋ

部首 气

部外 6

总笔画 10

简体 气

㫓 暣 气 気 炁 𣅠 𣱖 𣱛 𤽍 餼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C23

右上包围结构

311543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nou|roi

onfd

my

80917

拼音 qì

注音 ㄑㄧˋ

部首 气 部外 6总笔画 10

基本区 6C23笔顺 3115431234

通

氣 基本解释

● 氣

qì ㄑㄧˋ


  1. 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佈的物體:~體。
  2. 呼吸:沒~了。~厥。~促。~息。一~呵成。
  3. 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候。~溫。~象。
  4. 鼻子聞到的味:~味。臭~。
  5. 人的精神狀態:~概。~節。~魄。~派。~餒。
  6. 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我了。~惱。~盛(shèng )。忍~吞聲。
  7. 欺壓:受~。
  8. 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功。~血。~虛。
  9. 中醫指某種症象:痰~。濕~。
  10. 景象:和~。~氛。~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英语 air, gas, steam, vapor; spirit

德语 Atem, Atemluft (S)​,Gas (S, Chem)​,Geruch (S)​,Luft (S)​,Manier (S)​,Moral, Geist (S)​,physiologische Aktivität; funktionelle Vitalität des Organismus; Lebensenergie (S)​,Wetter (S)​,schikanieren (V)​,sich ärgern (V)

法语 gaz,air,souffle,odeur,vigueur,énergie,colère,irriter,qi,chi

【漢典】

氣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氣

氣 qì

名

(1) (象形字。異體亦作「餼」、「䊠」,小篆從米,气聲。本義:贈送糧食。後表示空氣、雲氣。)

(2) 雲氣 [cloud]

天氣下降,地氣上騰。——《禮記·月令》

地有氣。——《考工記·總目》

望其氣。——《史記·項羽本紀》

此天子氣也。

窗以達氣。——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氣朔(指顯示吉凶的雲氣和每月的朔日);氣祲(古代泛指據以占卜吉凶的雲氣);氣緯(指雲氣星象);氣暈(日、月四周所生的暈氣)

(3) 氣體的通稱 [gas]。既沒有獨立的形態又沒有固定的體積而趨向無限膨脹的流體。

如:氣蝕。又指天然氣。如:氣田

(4) 空氣 [air]

氣謂噓吸出入者。——《禮記·祭義》注

又如:氣球(一種供遊戲用的足球,用皮革製成,內充空氣)

(5) 氣象 [meteorology]

故在天爲氣。——《素問·天元紀大論》。注:「謂風熱溫燥寒。」

天有六氣…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左傳·昭公元年》

山氣日夕佳。——晉· 陶淵明《飲酒》詩

春氣動。——清· 方苞《獄中雜記》

(6) 節氣;節候 [solar term]。

如:氣序(節氣;季氣;氣候);氣和(氣候調和);氣勁(氣候寒冽)

(7) 氣味 [odor;smell]

香氣環旋。——唐· 李朝威《柳毅傳》

惡氣襲衣裙。——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與飲食之氣相薄。——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氣子(氣味);氣韻

(8) 呼吸;氣息 [breath]

武氣絕半日復息。——《漢書·李廣蘇建傳》

縊即氣絕。——清· 方苞《獄中雜記》

啓時氣絕。——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氣命(性命);氣歇(緩一口氣);氣疾(呼吸系統疾病);氣湊(呼吸急促)

(9) 聲氣,語氣 [mood]。

如:氣長(理直氣壯);氣拍(醒木;驚堂木);氣竭聲嘶(氣力竭盡,聲音嘶啞)

(10) 景象;氣氛 [atmosphere]

以達秋氣。——《禮記·月令》

(11) 指社會風氣和習俗 [general mood;common practice]。

如:氣土(猶風土);氣尚(風尚,氣節);氣俗(風氣習俗);氣脈(風氣,習俗);氣習(風氣習俗)

(12) 指人、物的屬性或一地的天然特點 [character]。

如:氣秀(氣質優美);氣昏(氣昏混濁);氣品(指萬物);氣習(氣質,習性);氣孱(氣質虛弱)

(13) 氣運 [luck]。

如:氣脈(猶氣運)

(14) 指人的元氣 [qi]

氣者,體之充也。——《孟子》

氣母(元氣的本原)

(15) 指精神狀態,情緒 [morale;spirit]

恢弘志氣。——諸葛亮《出師表》

敢以矜氣。——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其氣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氣嘆(泄氣);氣不忿(不甘心;不服氣);氣不憤(氣不忿);氣合(意氣相投);氣志(指精神、意志)

(16) 氣派;氣概 [manner;style]。

如:氣色(氣勢;氣派);氣性(氣勢;威風);氣傲(氣高;意氣高傲)

(17) 義氣 [personal loyalty]。

如:氣誼(情誼;交情);氣俠(義氣豪俠);氣義(義氣;情誼)

(18) 氣焰;權勢 [arrogance]

一鼓作氣。——《左傳·莊公十年》

以厲其氣。——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氣吞萬里如虎。——宋· 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豪民氣盡。——明· 高啓《書博雞者事》

氣沮(氣勢衰弱);氣魄(氣勢)

(19) 指作家的氣質或作品的風格,氣勢 [style]。

如:氣格(指詩文的氣韻和風格);氣習(詩文的風格)

(20) 作風;習氣 [style]。

如:氣重(氣性大);氣信(意氣)

(21) 中醫學術語。指脈氣和營衛 [energy of life;vital energy]

五氣、五聲、五色。——《周禮·疾醫》。注:「肺氣熱,心氣次之,肝氣涼,脾氣溫,腎氣寒。」

氣疫(謂染疫氣而得病);氣脈(血氣與脈息)

(22) 指效力,作用 [effect]。

如:氣業(功業)

(23) 通「器」。用具,工具 [utensil;apparatus]

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禮記·樂記》

詞性變化


◎ 氣

氣 qì

動

(1) 使生氣;使氣惱 [enrage]。

如:氣人;他故意氣她一下

(2) 憤怒;氣惱;生氣 [be angry]。

如:氣鬧(氣惱;惱怒);氣蠱(氣惱);氣寒(氣惱至極點);氣不捨(生氣不過);氣虎虎(氣憤);氣狠狠(形容生氣發狠的樣子)

◎ 氣

(1) 氣 qì

後綴

(2) 用在形容詞後,相當於「樣子」 。

如:秀氣,俊氣,美氣

常用詞組


氣昂昂氣包子氣泵氣不忿兒氣不公氣不過氣不平氣沖沖氣衝牛斗氣衝霄漢氣喘氣喘如牛氣喘吁吁氣錘氣粗氣墊氣墊船氣動氣度氣短氣短氣氛氣憤氣概氣割氣根氣功氣骨氣鼓鼓氣臌氣管氣管炎氣貫長虹氣鍋氣鍋雞氣焊氣恨氣候氣呼呼氣化氣急敗壞氣節氣井氣絕氣厥氣孔氣冷氣力氣量氣流氣籠氣樓氣輪氣煤氣門氣門心氣悶氣密氣囊氣惱氣餒氣派氣泡氣瓶氣魄氣槍氣球氣圈氣塞氣色氣懾氣盛氣勢氣勢磅礴氣勢洶洶氣數氣態氣態氣體氣田氣筒氣頭上氣團氣吞山河氣味氣味相投氣溫氣息氣象氣象臺氣象衛星氣象萬千氣象站氣胸氣咻咻氣吁吁氣虛氣旋氣穴氣血氣壓氣壓表氣眼氣焰氣宇氣韻氣運氣脹氣質氣壯如牛氣壯山河
【漢典】

氣 國語辭典

氣ㄑㄧˋqì
名
  1. 物體三態之一,有別於固體、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流散的物體。如:「空氣」、「水蒸氣」。

  2. 特指空氣。如:「大氣」。

  3. 人或動物的呼吸。如:「岔氣」、「氣息奄奄」、「屏氣凝神」。

  4.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三國魏·曹植〈泰山梁甫行〉:「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5.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垂頭喪氣」。

  6. 人內在的才華或表現於行為作風。如:「才氣」、「驕氣」、「客氣」。

  7. 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

  8. 中醫指充塞於人體中的一種生物能。如:「血氣」、「元氣」。

  9. 相學上指人的勢道、運命。如:「氣運」、「晦氣」、「氣數」。

動
  1. 發怒、憤怒。如:「氣惱」、「氣死人!」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氣的來有眼如盲,有口似啞。」

【漢典】
【辰集下】【气】 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氣 《康熙字典》

【辰集下】【气】 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古文〕𣱛【唐韻】去旣切【集韻】【韻會】【類篇】丘旣切,𠀤音气。【玉篇】𠋫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又【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又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又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又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又【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又【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又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又【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𤣥地黃爲六氣。【王逸·楚辭註】《陵陽子明經》春食朝霞,日欲出時黃氣也。秋食淪隂,日沒已後赤黃氣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氣也。夏食正陽,南方日中氣也。幷天𤣥地黃之氣爲六氣。

又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𠋫,三𠋫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又曆家有𠋫氣法。【司馬彪·續漢書】𠋫氣之法,爲室三重,塗亹周密,布緹幔室中,以木爲按,每律各一,內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上,以葭灰抑其內端,案歷而𠋫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又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又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又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又【唐韻】【集韻】𠀤許旣切。與餼、䊠𠀤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又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又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漢典】
【卷七】【米】

氣 《说文解字》

【卷七】【米】
《說文解字》

饋客芻米也。从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矦。”許旣切。䊠,氣或从旣。餼,氣或从食。

《說文解字注》

(氣)饋客之芻米也。聘禮殺曰饔,生曰餼。餼有牛羊豕黍粱稻稷禾薪芻等。不言牛羊豕者,以其字从米也。言芻米不言禾者,舉芻米可以該禾也。經典謂生物曰餼。論語:告朔之餼羊。从米气聲。許旣切。十五部。今字叚氣爲雲氣字,而饔餼乃無作氣者。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事見左傳桓六年、十年。十年傳曰:齊人餼諸侯。許所據作氣。左丘明述春秋傳以古文,於此可見。

(䊠)氣或从旣。旣聲也。聘禮記曰:日如其饔旣之數。注云:古文旣爲餼。中庸篇曰:旣稟稱事。注云:旣讀爲餼。大戴朝事篇:私覿致饔旣。戴先生曰:旣卽餼字。按三旣皆䊠之省。

(餼)氣或从食。按从食而氣爲聲,葢晚出俗字,在假氣爲气之後。

【漢典】

氣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唐代读音 *kiə̀i日语读音 IKI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越南语 khí

客家话 [宝安腔] hi5 [客英字典]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梅县腔] hi5 ki5 [沙头角腔] h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陆丰腔] hi5 [东莞腔] hi5 [海陆腔] hi5 ki5粤语 hei3潮州话 ki3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去聲 氣小空;中古音 溪母 未韻 去聲 氣小韻 去旣切 三等 開口;曉母 未韻 去聲 欷小韻 許旣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沒部 ;曉母 沒部 ;王力系统:溪母 物部 ;曉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氣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氣」 說文‧米部 「氣」 睡.效29 「氣」 「气」 「氣」
      「䊠」 說文或體        
      「餼」 說文或體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㫓
暣
气
気
炁
𣅠
𣱖
𣱛
𤽍
餼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噐(qi4)
    2. 暣(qi4)
    3. 甈(qi4)
    4. 磩(qi4)
    5. 䟄(qi4)
    6. 気(qi4)
    7. 契(qi4)
    8. 䏅(qi4)
    9. 䫔(qi4)
    10. 罊(qi4)
    11. 炁(qi4)
    12. 䚍(qi4)
同部首
    1. 氳
    2. 氯
    3. 㲵
    4. 氤
    5. 氧
    6. 氖
    7. 氲
    8. 氕
    9. 氝
    10. 気
    11. 氮
    12. 气
同笔画
    1. 笋
    2. 峹
    3. 洍
    4. 绦
    5. 敊
    6. 砢
    7. 冡
    8. 益
    9. 娳
    10. 宵
    11. 㖑
    12. 牶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