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léng

lēng

líng

ㄌㄥˊ

ㄌㄥ

ㄌㄧㄥˊ

部首 木

部外 8

总笔画 12

楞 稜 𤗷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8F1

左右结构

1234121343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sfwt

dgce

fbor

44947

拼音 léng lēng líng

注音 ㄌㄥˊ ㄌㄥ ㄌㄧㄥˊ

部首 木 部外 8总笔画 12

基本区 68F1笔顺 123412134354

次 标

棱 基本解释

● 棱

léng ㄌㄥˊ


  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角。瓦~。~椎(多面体的一种)。三~镜。模~两可。
  2. 神灵之威,威势:威~。

● 棱

lēng ㄌㄥˉ


  1. 〔不~登〕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含厌恶意,如“傻~~~”。

● 棱

líng ㄌㄧㄥˊ


  1. 〔穆~〕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

英语 squared timber; angle, edge

德语 Kante (S)

【漢典】

棱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棱 lēng

(1) ——“不棱登”( bulēngdēng):助词。常用为某些形容词的后缀。

如:红不棱登;花不棱登

(2) 另见 léng;líng

词性变化


◎ 棱

稜 léng

名

(1) (俗作“楞”和“稜”。形声。从木,夌( líng )声。本义:有四角的木)

(2) 同本义 [square timber]

上觚稜而栖金爵。——班固《西都赋》

木四方为棱。——汉· 服虔《通俗文》

(3) 同一物体的面与面的交接处,即棱角 [arris;edge;ridge]。

如:冰棱,瓦棱;桌子棱儿;搓边棱儿

◎ 棱 léng

形

(1) 威势 [awe-inspiring]

威稜憺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刚稜疾恶。——《后汉书·王允传》。注:“威稜也。”

又如:棱光(威严的目光);棱眼(威严的眼睛);棱棱(威严的样子)

(2) 严厉 [severe]。

如:棱峻(严峻);威棱(威势,威风);棱森(森严貌)

◎ 棱 léng

动

(1) 〈方〉∶打 [beat;strike;hit]

你气头子上棱两棒槌万一棱杀了,你与他偿命,我与他偿命?——《醒世恒言》

(2) 另见 lēng;líng

常用词组


棱堡棱边棱缝棱角棱晶棱镜棱棱棱柱棱锥
 

基本词义


◎ 棱 líng

(1) ——“穆棱”( Mùlíng):县名。在黑龙江省

(2) 另见 lēng;léng

【漢典】

棱 國語辭典

棱ㄌㄥˊléng
名
  1. 木材的四角交接處稱為「棱」。《說文解字·木部》:「棱,柧也。」

形
  1. 威嚴。《後漢書·卷六六·王允傳》:「允性剛棱疾惡。」

【漢典】
【辰集中】【木】 棱·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棱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棱·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魯登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登切,𠀤冷平聲。或作楞,俗作稜。【說文】柧也。【廣韻】四方木也。

又殿堂上最高處曰柧棱。見柧字註。

又神靈之威曰棱。【前漢·李廣傳】威棱憺乎列國。

又剛棱。【後漢·王允傳】剛棱疾惡。

又模棱,持兩端。【唐書·蘇味道傳】常謂人曰:決事不欲明白,誤則有悔,模稜持兩端可也。世號模棱手。

又【集韻】閭承切,音陵。義同。

又【集韻】丑升切,音僜。吳人謂酢柚爲棱。

【漢典】
【卷六】【木】

棱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柧也。从木夌聲。魯登切

《說文解字注》

(棱)柧也。從木夌聲。魯登切。六部。俗作楞。

【漢典】

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əŋ˧˥; ləŋ˥; liŋ˧˥ 唐代读音 ləng lə̀ng越南语 săng

客家话 [梅县腔] lin2 [海陆腔] lin2 [客英字典] lin2 [宝安腔]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粤语 ling4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登韻 平聲 楞小韻 魯登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登部 ;王力系统:來母 蒸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棱」 說文‧木部「棱」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楞
稜
𤗷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唥(leng2)
    2. 稜(leng2)
    3. 塄(leng2)
    4. 䬋(leng2)
    5. 楞(leng2)
    6. 碐(leng2)
    7. 薐(leng2)
    8. 崚(leng2)
    9. 䉄(leng2)
    10. 㘄(leng1)
    11. 稜(leng1)
    12. 鴒(ling2)
    13. 蛉(ling2)
    14. 紷(ling2)
    15. 㾉(ling2)
    16. 䙥(ling2)
    17. 崚(ling2)
    18. 跉(ling2)
    19. 錂(ling2)
    20. 䴒(ling2)
    21. 阾(ling2)
    22. 砱(ling2)
    23. 鯪(ling2)
同部首
    1. 㮾
    2. 檆
    3. 樆
    4. 椸
    5. 椔
    6. 析
    7. 栦
    8. 桷
    9. 柾
    10. 桶
    11. 槵
    12. 橃
同笔画
    1. 堼
    2. 鈎
    3. 萫
    4. 𠃃
    5. 殗
    6. 㮇
    7. 覃
    8. 䟩
    9. 項
    10. 䡑
    11. 鲂
    12. 㾝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