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zhāo

ㄓㄠ

部首 日

部外 5

总笔画 9

佋 巶 炤 照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62D

左右结构

2511532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jvkg

ashr

kyj

67062

拼音 zhāo

注音 ㄓㄠ

部首 日 部外 5总笔画 9

基本区 662D笔顺 251153251

次 通 标

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昭

zhāo ㄓㄠˉ

  1. 光明:~明。~~(➊明亮的样子,如“日月~~”;➋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
  2. 明显,显著:~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英语 bright, luminous; illustrious

德语 deutlich (Adj)

法语 clair,évident

© 汉典

昭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昭

炤 zhāo

〈形〉

(1)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bright]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楚辞·大招》

又如:昭式(光明的法度);昭列(光明);昭衍(光明广布);昭亮(明亮);昭美(光明美好)

(3) 彰明,显著 [clear;obvious]

所以昭炯戒。——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昭升(显著地升闻);昭名(显著的声名);昭灼(明显;显著);昭明(显明;显著);昭速(明显地招引)

词性变化

◎ 昭 zhāo

〈名〉

(1) 光;亮光 [light]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又如:昭回(晨辰光耀回转);昭耀(光耀);昭晳(光亮)

(2) 古时宗法制度 [an order in patriarchal clan system],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3) 姓

◎ 昭 zhāo

〈动〉

(1) 显扬;显示 [show]

昭陛下圣明。——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昭畅(大大发扬);昭文(显扬文采);昭武(显扬武威)“炤”

(2) 另见 zhào

常用词组


昭布昭然昭然若揭昭示昭雪昭彰昭昭昭著
© 汉典

昭 國語辭典

昭ㄓㄠzhāo
形
  1. 明亮、光明。《詩經·大雅·抑》:「昊天孔昭,我生靡樂。」

  2. 明顯的。如:「天理昭昭」。

名
  1. 光線。《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目之見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

  2. 古代祖先宗廟的排列次序。始祖廟居中,左為昭,右為穆。《左傳·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3. 姓。如戰國時楚國有昭奚恤。

動
  1. 顯揚、使彰明。《左傳·定公四年》:「以昭周公之明德。」《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汉典
【辰集上】【日】 昭·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昭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昭·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𠀤音招。【說文】日明也。【爾雅·釋詁】昭,見也。【博雅】明也。【玉篇】光也。【廣韻】著也,覿也。【易·晉卦】君子以自昭明德。【書·堯典】百姓昭明。【詩·大雅】於昭于天。

又【禮·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又【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魯語】明者爲昭,次者爲穆。

又【禮·樂記】蟄蟲昭蘇。【註】昭,曉也。蟄蟲以發生爲曉,更息曰蘇。

又姓。【戰國策】楚有昭奚恤。【屈原·離騷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又【集韻】時饒切【正韻】時昭切,𠀤音韶。廟中佋穆,或作昭。【佩觽集】說文自有佋穆之字,以佋爲昭,蓋借音耳。李祭酒涪說爲晉諱昭,改音韶,失之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止少切,音沼。【詩·魯頌】其馬蹻蹻,其音昭昭。【釋文】昭,之繞反。

又【集韻】【正韻】𠀤之笑切。照,或省作昭。

又【韻補】叶蚩於切。【前漢·敘傳】受命之初,贊功剖符。奕世弘業,爵土乃昭。

又叶之由切。【楚辭·九章】臨沅湘之𤣥淵兮,遂自忍而沈流。卒沒身而絕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 汉典
【卷七】【日】

昭 《说文解字》

【卷七】【日】
『說文解字』

日明也。从日召聲。止遙切

『說文解字注』

(昭)日朙也。引伸爲凡明之偁。廟有昭穆,昭取陽明,穆取陰幽,皆本無正字,叚此二字爲之。自晉避司馬昭諱,不敢正讀,一切讀上饒反。而陸氏乃以入經典釋文,陋矣。又别製佋字,注云:廟昭穆,父爲佋南面,子爲穆北面。从人召聲。此冣爲不通。昭穆乃鬼神之偁,其字當从示,而从人何也。無識者又取以竄入說文人部中,其亂名改作有如此者。今人部删佋。从日召聲。止遙切。二部。

© 汉典

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ɑu˥ 唐代读音 *jiɛu日语读音 AKIRAKA韩语罗马 SO CO现代韩语 소

客家话 [宝安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eu1 [东莞腔] zau1 [客英字典] zhau1 [台湾四县腔] zau1 zeu1 [梅县腔] zhau1 shau1 [海陆腔] zhau1 [陆丰腔] zhau1粤语 ciu1 ziu1

近代音 照母 蕭豪韻 平聲陰 昭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宵韻 平聲 昭小韻 止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豪部 ;王力系统:章母 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昭」 郭.緇.11「昭」 說文‧日部「昭」 睡.為27「昭」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佋
巶
炤
照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駋(zhao1)
    2. 啁(zhao1)
    3. 釽(zhao1)
    4. 炤(zhao1)
    5. 钊(zhao1)
    6. 朝(zhao1)
    7. 佋(zhao1)
    8. 鍣(zhao1)
    9. 着(zhao1)
    10. 鳭(zhao1)
    11. 皽(zhao1)
    12. 釗(zhao1)
同部首
    1. 晅
    2. 旨
    3. 昋
    4. 昹
    5. 时
    6. 昜
    7. 㫧
    8. 晥
    9. 㬥
    10. 㫡
    11. 昅
    12. 魯
同笔画
    1. 律
    2. 䢂
    3. 㹮
    4. 舁
    5. 䣅
    6. 绞
    7. 㧤
    8. 拯
    9. 㐞
    10. 冒
    11. 䑡
    12. 闿
初中古诗词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