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í

ㄧˊ

部首 忄

部外 5

总笔画 8

台 𠙉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021

左右结构

442542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nckg

pir

uzj

93060

拼音 yí

注音 ㄧˊ

部首 忄 部外 5总笔画 8

统一码 6021笔顺 44254251

通 标

怡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怡

yí ㄧˊ

     ◎ 和悦,愉快:~色(容色和悦)。~声(语声和悦)。~和。~乐(lè)。~神。~悦。~目(快意于所见,悦目)。心旷神~。

英语 harmony; pleasure, joy; be glad

德语 Eintracht, Harmonie (S)​,Yi (Eig, Fam)

法语 joyeux,heureux

© 汉典

怡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怡 yí

〈形〉

(1) (形声。从心,台( yí )声。本义:和悦的样子)

(2) 同本义 [cheerful;happy]

怡,和也。——《说文》

公乃为诗以怡王。——《书·金传》。郑注:“悦也。”

下气怡色。——《礼记·内则》。注:“悦也。”

有庆未尝不怡。——《国语·周语》

[亲稚]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国语》

怡然自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心旷神怡。——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怡心(和悦心情);怡目(悦目);怡怡(怡悦神情);怡情(怡悦心情);怡魂(使精神愉快);怡养(和乐);怡声(犹柔声);怡颜(和悦的容颜);怡宁(安宁)

(4) 喜乐的,使人心神感官愉快的 [pleasant]

怡,乐也。——《尔雅》

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如:怡色;怡愉(喜悦);怡裕(安乐,欢乐);怡畅(欢畅);怡荡(怡悦放荡);怡乐(安乐,快乐);怡穆(愉悦和睦);怡怿(愉悦;快乐)

(6) [名]∶姓

常用词组


怡和怡乐怡怡怡然怡悦
© 汉典

怡 國語辭典

怡ㄧˊyí
形
  1. 和悦的。如:「心旷神怡」。《玉篇·心部》:「怡,悦也,乐也。」《国语·晋语九》:「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2. 快乐的。《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名
  1. 姓。如北周有怡峰。

© 汉典
【卯集上】【心】 怡·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怡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怡·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飴。【爾雅·釋言】悅也。【說文】和也。【玉篇】樂也。【禮·內則】下氣怡色。【論語】兄弟怡怡。

又姓。周怡峰,本姓默合,避難改焉。

又通作台。【史記·序傳】諸呂不台,言不爲人所怡悅也。

© 汉典
【卷十】【心】

怡 《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和也。从心台聲。與之切

『說文解字注』

(怡)龢也。各本作和。今正。龢者、調也。玉篇曰。怡者、悅也。樂也。古多叚台字。禹貢。祗台德先。鄭注云。敬和。从心。台聲。與之切。一部。

© 汉典

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 唐代读音 iə日语读音 YOROKOBU韩语罗马 I现代韩语 이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i2 [海陆腔] ri2 [梅县腔] j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台湾四县腔] ji2粤语 ji4潮州话 衣5(移)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平聲陽 移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之韻 平聲 飴小韻 與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咍部 ;王力系统:餘母 之部 ;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怡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怡」 說文‧心部「怡」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台
𠙉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㺿(yi2)
    2. 𠅌(yi2)
    3. 颐(yi2)
    4. 跠(yi2)
    5. 鮧(yi2)
    6. 籎(yi2)
    7. 䬁(yi2)
    8. 䴊(yi2)
    9. 熪(yi2)
    10. 贻(yi2)
    11. 咦(yi2)
    12. 乁(yi2)
同部首
    1. 恆
    2. 㤑
    3. 憰
    4. 憿
    5. 愘
    6. 㥼
    7. 恮
    8. 懔
    9. 憚
    10. 㤡
    11. 㤓
    12. 㥀
同笔画
    1. 㚲
    2. 㺰
    3. 㼛
    4. 诨
    5. 奅
    6. 黾
    7. 卑
    8. 肼
    9. 𠗃
    10. 岬
    11. 怔
    12. 骀
初中古诗词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汉·曹操 《龟虽寿》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