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í

ㄧˊ

部首 宀

部外 5

总笔画 8

冝 宐 㝖 𠖃 𠣨 𡧧 𡨆 𡪀 𡪏 𡬐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B9C

上下结构

44525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pegf

jbm

wdlc

30102

拼音 yí

注音 ㄧˊ

部首 宀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5B9C笔顺 44525111

常 通 标

宜 基本解释

● 宜

yí ㄧˊ


  1. 适合,适当:~人。~于。合~。权~。适~。相~。
  2. 应该,应当:事不~迟。
  3.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
  4. 姓。

英语

suitable, right, fitting, proper

德语 zweckmäßig, passend, geeignet (Adj)​,sich geziemen, müssen, sollen, dürfen ,Yi (Eig, Fam)

法语 convenable,approprié,il faut,il vaut mieux

【漢典】

宜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宜 yí

〈形〉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fitting; suitable]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词性变化

◎ 宜 yí

〈名〉

(1) 煮熟可吃的肉 [meat dishes;cook]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2)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sacrificial god]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3) 适宜的事 [matter]

(4) 丰收 [harvest]。

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law;moral standard]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6) 通“谊”( 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just]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 宜 yí

<助动>

(1)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should]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 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 宜 yí

〈副〉

(1) 当然 [certainly]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2) 大概 [almost]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常用词组


宜人宜于
【漢典】

宜 國語辭典

宜ㄧˊyí
動
  1. 相安、和順。《禮記·大學》:「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2. 適當。《呂氏春秋·不苟論·當賞》:「主之賞罰爵祿之所加者宜,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用矣。」

  3. 共享。《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形
  1. 合適、相稱。如:「動靜皆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副
  1. 應該、應當。如:「不宜喧鬧」、「不宜妄自菲薄」。

  2. 大概、似乎。《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今陰陽不調,宜更曆之過也。」

名
  1. 事宜。《禮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

  2.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漢典】
【寅集上】【宀】 宜·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宜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 宜·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古文〕𡪀𡨆𠣨【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又【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

又【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

又【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

又【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又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註】引爾雅,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令誅罰得宜。

又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粵州,改宜州。

又姓。【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又通作儀。【前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儀讀與宜同。

又叶五何切,音俄。【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𠀤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 【集韻】宐,隸作宜。

【漢典】
【卷七】【宀】

↳宐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宜”字头,请参考“宐”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所安也。从宀之下,一之上,多省聲。𡪀,古文宜。𡨆,亦古文宜。魚羈切〖注〗𠣨,古文宜。

《說文解字注》

(宐)所安也。周南。宜其室家。傳曰。宜以有室家無踰時者。从宀之下、一之上。一猶地也。此言會意。多省聲。按廣韵曰。說文本作宐。今據以正篆體。多省聲。故古音魚何切。十七部。今音魚羈切。漢石經作宜。


(𡪀)古文宜。


(𡨆)亦古文宜。

【漢典】

宜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 唐代读音 *ngyɛ日语读音 YOROSHII MUBE韩语罗马 UY现代韩语 의越南语 nghi

客家话 [梅县腔] ni2 [台湾四县腔] ni2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i2 [陆丰腔] gni3 [客英字典] ni2 [东莞腔] ji2 [沙头角腔] gni2 [宝安腔] ngi2 [海陆腔] ni2 ngi2粤语 ji4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平聲陽 移小空;中古音 疑母 支韻 平聲 宜小韻 魚羈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歌部 ;王力系统:疑母 歌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宜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宜」 前7.20.3合6157「宜」 作冊般甗商代晚期集成944「宜」 包2.103「宜」 說文古文「宜」 睡.日甲32「宜」
「宜」 前5.37.2合26020「宜」 貉子卣西周早期集成5409「宜」 包2.134「宜」 說文古文
「宜」 粹68合34274「宜」 史宜父鼎西周晚期集成2515「宜」 天卜「宜」 說文‧宀部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冝
宐
㝖
𠖃
𠣨
𡧧
𡨆
𡪀
𡪏
𡬐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珆(yi2)
    2. 嶬(yi2)
    3. 仪(yi2)
    4. 媐(yi2)
    5. 嶷(yi2)
    6. 彜(yi2)
    7. 彵(yi2)
    8. 彝(yi2)
    9. 咦(yi2)
    10. 䲑(yi2)
    11. 乁(yi2)
    12. 荑(yi2)
同部首
    1. 㝛
    2. 宿
    3. 寧
    4. 㝧
    5. 安
    6. 寊
    7. 察
    8. 宸
    9. 㝦
    10. 㝐
    11. 寶
    12. 㝯
同笔画
    1. 乳
    2. 𠙆
    3. 岭
    4. 𠙋
    5. 㹦
    6. 迩
    7. 诨
    8. 㚹
    9. 苳
    10. 邾
    11. 炚
    12. 臾
小学古诗词
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节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初中古诗词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 《爱莲说》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