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sūn

xùn

ㄙㄨㄣ

ㄒㄩㄣˋ

部首 子

部外 3

总笔画 6

繁体 孫

孫 𡤾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B59

左右结构

52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biy

ndf

yako

19400

拼音 sūn xùn

注音 ㄙㄨㄣ ㄒㄩㄣˋ

部首 子 部外 3总笔画 6

基本区 5B59笔顺 521234

常 标

孙 基本解释

● 孙

(孫)

sūn ㄙㄨㄣ


  1. 儿子的儿子:~子。~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 孙

(孫)

xùn ㄒㄩㄣˋ


  1. 同“逊”。

英语 grandchild, descendent; surname

德语 Sūn, (Familienname)​ ,Enkel (S)​,Sun (Eig, Fam)

法语 petit-fils,petits-enfants

【漢典】

孙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孙

孫 sūn

名

(1)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2) 同本义 [grandson or granddaughter]

孫,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3)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a relative of grandchild's generation]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

又如:外孙,侄孙;孙婿(儿子的女婿)

(4) 泛指后代子孙 [descendant]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孙息(子孙);孙子(子孙后代);孙男弟女(泛指晚辈)

(5) 脉络的细小分支 [small network]

顾闻孙络谿谷。——《素问·气穴论》。注:“小络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

(6)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the second growth of plants]

孙竹之管。——《周礼·大司乐》。注:“孙枝根之未生者。”

又如:孙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孙枝(树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7) 姓

常用词组


孙媳妇孙女孙女婿孙子
【漢典】
【寅集上】【子】 孫·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孫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孙”字头,请参考“孫”字。)
【寅集上】【子】 孫·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思䰟切【韻會】【正韻】蘇昆切,𠀤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

又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

又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

又【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

又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

又【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

又靑海旁馬多龍種,曰龍孫。

又矢名。【晉語】申孫之矢。

又烏孫,西戎國名。

又姓。

又公孫,長孫,王孫,俱複姓。【廣韻】衞公子,惠孫曾耳之後,因氏焉。

又【集韻】蘇困切,音巽。與遜同。【論語】孫以出之。【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註】猶恭順也。

又遁也。【春秋·莊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閔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又叶荀緣切,音宣。【趙壹窮鳥賦】天乎祚賢,歸賢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孫孫。

 

【漢典】
【卷十二】【系】

↳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孙”字头,请参考“孫”字:)
【卷十二】【系】
《說文解字》

子之子曰孫。从子从系。系,續也。思魂切

《說文解字注》

(孫)子之子曰孫。爾雅釋親文也。子卑於父。孫更卑焉。故引申之義爲孫順,爲孫遁。字本皆作孫。經傳中作遜者皆非古也。至部𦥊下解曰:从至。至而復孫。孫,遁也。字作孫不作遜。此許書無遜之證。春秋經。夫人孫于齊。公孫于齊。公羊傳曰:孫猶孫也。內諱奔謂之孫。穀梁傳曰:孫之爲言猶孫也。諱奔也。云猶孫者,謂如孫之退然自處於眇小。詩公孫碩膚箋云。孫讀當如公孫于齊之孫。孫之言孫遁也。周公孫遁。辟此成功之大美。書序。帝堯將孫于位。亦謂遜遁。此等字今皆俗改爲遜。絕非古字古義。惟孫順字唐書作愻。見心部。而俗亦以遜爲之。从系子。系於子也。會意。思䰟切。十三部。系,續也。釋孫从系之意。系部曰。𦇓者,續也。系猶𦇓也。

【漢典】

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uən˥; ɕyn˥˧

客家话 [梅县腔] sun1 [客英字典] zih3粤语 syun1潮州话 sung1 <姓>seng1(sng)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孙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孫」。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孫」 後2.22.7合14126「孫」 乃孫作且己鼎西周早期集成2431「孫」 曾156「孫」 說文‧系部「孫」 睡.法185「孫」 「孙」「孙」
「孫」 甲2001合30527「孫」 小臣宅簋西周早期集成4201「孫」 包2.45
「孫」 國差𦉜春秋集成10361「孫」 望1.89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孫
𡤾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薞(sun1)
    2. 狲(sun1)
    3. 蕵(sun1)
    4. 飱(sun1)
    5. 猻(sun1)
    6. 喰(sun1)
    7. 荪(sun1)
    8. 孫(sun1)
    9. 飧(sun1)
    10. 搎(sun1)
    11. 蓀(sun1)
    12. 槂(sun1)
    13. 䞊(xun4)
    14. 㒐(xun4)
    15. 爋(xun4)
    16. 稄(xun4)
    17. 浚(xun4)
    18. 巺(xun4)
    19. 䃀(xun4)
    20. 䭀(xun4)
    21. 殾(xun4)
    22. 鑂(xun4)
    23. 迅(xun4)
    24. 㟧(xun4)
同部首
    1. 孛
    2. 㝈
    3. 孫
    4. 孭
    5. 学
    6. 㜿
    7. 孥
    8. 孶
    9. 孹
    10. 孻
    11. 㝄
    12. 孡
同笔画
    1. 她
    2. 轨
    3. 灱
    4. 㶢
    5. 㣕
    6. 㐻
    7. 行
    8. 庅
    9. 𠇓
    10. 𠖳
    11. 㱙
    12. 仸
小学古诗词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初中古诗词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宋·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