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kūn

ㄎㄨㄣ

部首 土

部外 5

总笔画 8

堃 𠔜 𠔧 𡘩 𡿦 𡿭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764

左右结构

12125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fjhh

glwl

bkic

45106

拼音 kūn

注音 ㄎㄨㄣ

部首 土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5764笔顺 12125112

次 通 标

坤 基本解释

● 坤

kūn ㄎㄨㄣ


  1. 八卦之一:乾(qián )~。~舆。
  2. 称女性的:~造。~宅(旧时婚礼称女家)。~表。~车。~鞋。~角儿。

英语 earth; feminine, female

德语 Empfangend, Hingabe ,weibliches Prinzip

【漢典】

坤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坤

堃 kūn

名

(1) (形声。从土,申声。本义:八卦之一,象征地)

(2) 地,大地 [earth]

坤,地也,易之卦也。——《说文》

坤,土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坤也者,地也。——《易·说卦》

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宋书·乐志》

又如:坤元(坤的元始之德,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坤母(地;火);坤后(地);坤珍(象征大地的符瑞);坤轴(想像中的地轴);坤维(地维。指大地的四方);坤仪(大地。同坤舆)

(3) 《易》卦名 [one of the Eight Diagrams representingthe earth]

(4) 八卦之一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易·说卦》

又如:坤卦(八卦之一,代表地);坤乾(古书名。阴阳之书)

(5) 六十四卦之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象》

词性变化


◎ 坤 kūn

形

(1) 后用为女性或女方的代称 [female]。

如:坤表(女表);坤鞋(女鞋);坤旦(评剧中女伶串演旦角,叫坤旦;男子串演旦角,叫乾旦);坤宅(旧时联姻,称女家为坤宅,男家为乾宅)

(2) 古以八卦定方位,西南方为坤 [southwest]。

如:坤垠(西南边陲);坤隅(西南方);坤维(指西南方)

常用词组


坤角儿坤伶坤枢
【漢典】

坤 國語辭典

坤ㄎㄨㄣkūn
名
  1. 《易經》卦名:➊ ​八卦之一。卦形是☷。其象為地、為臣、為母、為妻。➋ ​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坤(☷)​上。象女德之義。

形
  1. 女性的、女方的。如:「坤伶」、「坤宅」、「坤德」。《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順烈梁皇后紀》:「梁小貴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極。」《鏡花緣·第一回》:「現在魁星既現女像,其為坤兆無疑。」

【漢典】
【丑集中】【土】 坤·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坤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坤·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古文〕巛𠔜【廣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𠀤音髡。地也。【釋名】順也,上順乾也。【易】卦名。【象傳】地勢坤。【說卦】坤爲地。

又叶巨員切,音拳。【桓君山仙賦】氾氾濫濫,隨天轉旋。容容無爲,壽極乾坤。【蘇軾·服胡麻賦】至陽赫赫,發自坤兮。至隂肅肅,躋于乾兮。 【說文】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畫六斷也。 別作𠔧𦥤䰠䝿。𦥤字原作𦥑下介。䝿字从𦥑。䝿,古貴字。

【漢典】
【卷十三】【土】

坤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苦昆切

《說文解字注》

(坤)地也。易之卦也。象傳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卦傳曰:坤,順也。按伏羲取天地之德爲卦,名曰乾坤。从土𦥔。會意。苦昆切。十三部。土位在申也。此說从𦥔之意也。說卦傳曰: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坤正在申位。自倉頡造字已然,後儒乃臆造乾南坤北爲伏羲先天之學,說卦傳所定之位爲文王後天之學,甚矣人之好怪也。或問伏羲畫八卦,卽有乾坤震巽等名與不。曰有之。伏羲三奇謂之乾,三耦謂之坤。而未有乾字坤字,傳至於倉頡乃後有其字。坤𩕧特造之,乾震坎離艮兑以音義相同之字爲之,故文字之始作也。有義而後有音,有音而後有形,音必先乎形。名之曰乾坤者,伏羲也。字之者,倉頡也。畫卦者,造字之先聲也。是以不得云三卽坤字。

【漢典】

坤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ən˥ 唐代读音 *kuən日语读音 TSUCHI HITSUJISARU韩语罗马 KON现代韩语 곤越南语 khô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un1 [梅县腔] kun1 [陆丰腔]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宝安腔] kun1 [客语拼音字汇] kun1 [东莞腔] kun1 [沙头角腔] kun1 [海陆腔] kun1粤语 kwan1

近代音 溪母 真文韻 平聲陰 坤小空;中古音 溪母 魂韻 平聲 坤小韻 苦昆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痕部 ;王力系统:溪母 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坤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坤」說文‧土部 「坤」開母闕     「坤」
          「𡿦」熹.易.說卦      
          「𡿦」魏受禪表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堃
𠔜
𠔧
𡘩
𡿦
𡿭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婫(kun1)
    2. 昆(kun1)
    3. 晜(kun1)
    4. 髨(kun1)
    5. 鶤(kun1)
    6. 㱎(kun1)
    7. 裩(kun1)
    8. 崐(kun1)
    9. 潉(kun1)
    10. 醌(kun1)
    11. 蜫(kun1)
    12. 琨(kun1)
同部首
    1. 地
    2. 坫
    3. 坿
    4. 㚄
    5. 坻
    6. 埢
    7. 垷
    8. 墲
    9. 㘾
    10. 壍
    11. 埅
    12. 坃
同笔画
    1. 茔
    2. 狝
    3. 𠕚
    4. 𠕘
    5. 苩
    6. 𠈛
    7. 咗
    8. 㚰
    9. 䣁
    10. 丳
    11. 𠃱
    12. 㧞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