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duó

ㄉㄨㄛˊ

部首 大

部外 11

总笔画 14

简体 夺

夺 敓 敚 𠔟 𡙜 𡙸 𡜎 𢼠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96A

上下结构

1343241112112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dwyf

kogi

gdnd

40341

拼音 duó

注音 ㄉㄨㄛˊ

部首 大 部外 11总笔画 14

基本区 596A笔顺 13432411121124

通

奪 基本解释

● 奪

duó ㄉㄨㄛˊ


  1. 搶,強取:搶~。掠~。巧取豪~。強(qiāng )詞~理。
  2. 爭先取到:~得最後勝利。~魁。~冠(guàn )。
  3. 衝開:~門而出。
  4. 喪失,削除:剝~。褫~(剝奪)。~志(改變志向或意願)。
  5. 晃動:光彩~目。
  6. 決定如何處理:請予裁~。
  7. 漏掉(文字):第八行~一字。

英语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法语 s'emparer de,arracher,se ruer,gagner,remporter,enlever,prendre de force

【漢典】

奪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奪

奪 duó

〈動〉

(1)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飛的鳥,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這隻振翅欲飛的鳥,眼看着就要從手中失脫掉。本義:喪失)

(2) 同本義 [lose]

奪,手持隹失之也。——《說文》

給奪慈仁。——《禮記·仲尼燕居》。注:「猶亂也。」

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勿奪農時。——《荀子·富國》

又如:奪宗(始封的國君被尊爲諸侯以後,除去原來宗子的名分);奪氣(喪失了膽量和勇氣);奪魄(精神喪失而無生氣);奪膽(喪膽);奪彩(失出光彩)

(3) 強取 [seize;rob]

奪,取也。——《玉篇》

人奪女妻而不怒。——《左傳·文公十八年》

奪其印符。——《史記·淮陰侯列傳》

奪攘矯虔。——《書·呂刑》

秦王度之,終不可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奪項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奪轉(奪得);奪勸(一邊勸一邊奪拿);奪情(皇帝特許某些有親喪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滿守孝期者復取。意思是奪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奪席(奪取他人的席位)

(4) 用力衝開,衝出 [force one's way]。

如:奪門(破門,奮力衝開門);眼淚奪眶而出

(5) 競先取得 [win]

被澤徒深厚,慚無奪錦才。——高啓《謝賜衣》

又如:奪高產;奪魁(奪取第一);奪卻(奪去;佔去);奪衣(奪袍。喻在詩文競賽中獲勝);奪錦(奪取錦標)

(6) 剝奪;削除 [deprive]

脅服奪(罷免)其官。——明· 高啓《書博雞者事》

又如:奪褫(剝奪);奪爵;奪休(舊指女方提出離婚);奪俸(官吏犯罪,被罰扣薪餉)

常用詞組


奪標奪得奪冠奪魁奪路奪門而出奪目奪取奪去奪權奪神奪志奪走
【漢典】

奪 國語辭典

奪ㄉㄨㄛˊduó
動
  1. 強取。如:「搶奪」。《水滸傳·第六七回》:「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子,卻不強似在這里鳥亂!」

  2. 削除、使失去。如:「剝奪」、「褫奪」。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原刑〉:「苟有過,必諭之;諭而不可,奪其政。」

  3. 爭取。如:「爭奪」、「奪標」。清·洪昇《長生殿·第五齣》:「繡幕雕軒,珠繞翠圍,爭妍奪俊。」

  4. 做決定。如:「定奪」、「裁奪」。

  5. 錯過。《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6. 衝過。如:「奪門而出」、「淚水奪眶而出」。

  7. 耀眼、眩目。如:「光彩奪目」。《紅樓夢·第二三回》:「賈政一舉目,見寶玉站在跟前,神彩飄逸,秀色奪人。」

  8. 脫漏、漏掉。如:「訛奪」。《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本謂膺賢,遣子師之,豈可以漏奪名籍,苟安而已!」

【漢典】
【丑集下】【大】 奪·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奪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 奪·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古文〕𡙸𡜎【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活切,音𢼠。彊取也。【前漢·食貨志】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景帝紀】漁奪百姓。【文中子·王道篇】輕施者必好奪。

又鐫削祿階亦曰奪。【論語】奪伯氏騈邑三百。

又狹路也。【禮·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襲莒,杞殖華還載甲,夜入且于之隧。《杜註》:且于,莒邑。隧,狹路。鄭元引之證經云:隧奪聲相。近又云:或作兌,據此則奪非地名。敓,古奪字,兌卽敓之省文。𨻰澔失考,誤音兌,字書因之訓地名,𠀤非。

又丘月切,音闕。【白居易·桐花詩】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草木堅彊物,所稟固難奪。

又叶僻吉切,音狄。【大𤣥度首】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敚或敓原字从攴。

【漢典】
【卷四】【奞】

奪 《说文解字》

【卷四】【奞】
《說文解字》

手持隹失之也。从又从奞。徒活切

《說文解字注》

(奪)手持隹失之也。引伸爲凡失去物之偁。凡手中遺落物當作此字,今乃用脫爲之,而用奪爲爭敓字,相承久矣。脫,消肉臞也。徒活切。鄭康成說禮記曰編𥳑爛脫。脫音奪。从又从奞。又,手也。持隹而奞,少縱卽逝也。徒活切。十五部。

【漢典】

奪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uo˧˥ 唐代读音 *dhuɑt dhuɑt日语读音 UBAU韩语罗马 THAL现代韩语 탈越南语 đoạt

客家话 [陆丰腔] tot7 [梅县腔] tot8 [台湾四县腔] tot8 [客语拼音字汇] tod6 [东莞腔] tot8 [客英字典] tot8 [宝安腔] tot8 [海陆腔] tot8粤语 dyut6潮州话 doh8

近代音 端母 歌戈韻 入聲作平聲 奪小空;中古音 定母 末韻 入聲 奪小韻 徒活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曷部 ;王力系统:定母 月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奪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奪」 奪作父丁壺西周早期集成9593   「奪」 說文‧奞部 「奪」 睡.雜37 「奪」 「夺」 「奪」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夺
敓
敚
𠔟
𡙜
𡙸
𡜎
𢼠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鐸(duo2)
    2. 度(duo2)
    3. 鈬(duo2)
    4. 仛(duo2)
    5. 凙(duo2)
    6. 踱(duo2)
    7. 䁟(duo2)
    8. 敓(duo2)
    9. 喥(duo2)
    10. 剫(duo2)
    11. 夺(duo2)
    12. 㣞(duo2)
同部首
    1. 奁
    2. 夿
    3. 奍
    4. 奐
    5. 夬
    6. 夰
    7. 㚝
    8. 奉
    9. 夭
    10. 奰
    11. 奒
    12. 㚜
同笔画
    1. 嘁
    2. 寠
    3. 餉
    4. 䎒
    5. 勩
    6. 漮
    7. 𠎓
    8. 稦
    9. 瑹
    10. 聙
    11. 僢
    12. 飗
初中古诗词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