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xiào

ㄒㄧㄠˋ

部首 口

部外 13

总笔画 16

简体 啸

叱 啸 嘨 歗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62F

左右结构

25151123211552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vhh|kvfj

rlx

jxnd

65027

拼音 xiào

注音 ㄒㄧㄠˋ

部首 口 部外 13总笔画 16

统一码 562F笔顺 2515112321155212

通

嘯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嘯

xiào ㄒㄧㄠˋ

  1. 撮口作聲,打口哨:~歌(吟詠)。~傲。~聚(互相招呼,聚集成集,如“~~山林”)。呼~。仰天長~。
  2. 動物拉長聲叫:虎~。猿~。
  3. 自然界發出的聲音:北風呼~。海~。
  4. 飛機或子彈掠過時發出的聲音:飛機尖~著沖上藍天。炮彈呼~而過。

英语 roar, howl, scream; whistle

德语 fauchen, zischen ,pfeifen, flöten

法语 siffler,hurler,mugir,rugir

© 汉典

嘯 國語辭典

啸ㄒㄧㄠˋxiào
动
  1. 撮口吹出声音、或发出高昂悠长的声响。《诗经·召南·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唐·王维〈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 鸟类野兽长声鸣叫。如:「虎啸」、「猿啸」。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既熟,啸呼群萃,然后食衎衎焉。」宋·陆游〈春夜读书感怀〉诗:「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3. 呼唤、号召。如:「啸聚」。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五首之二:「凫鹄啸俦侣,荷芰始参差。」《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伏念败,乃啸亡散,保总 材山,又治黑沙城。」

名
  1. 人为或自然所发出高亢宏大的声响。如:「风啸」。

© 汉典
【丑集上】【口】 嘯·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嘯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嘯·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唐韻】【正韻】蘇弔切【集韻】【韻會】先弔切,𠀤音熽。【說文】吹聲也。【詩·召南】其嘯也歌。【箋】嘯,蹙口而出聲。

又【小雅】嘯歌傷懷。【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拾遺記】前漢,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丈夫嘯聞百里,婦人嘯聞五十里。【世說新語】蘇門山中忽有眞人,阮籍往觀,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後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唒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又【集韻】息六切,音肅。吹氣若歌。【詩·王風】有女仳離,條其歗矣。【釋文】歗,本亦作嘯。

又【集韻】【正韻】𠀤尺栗切。與叱同。【禮·內則】不嘯不指。詳前叱字註。唒字从口从酋。嘯字十六畫。

© 汉典
【卷二】【口】

嘯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吹聲也。从口肅聲。歗,籒文嘯从欠。穌弔切

『說文解字注』

(嘯)吹聲也。召南箋曰。嘯、蹙口而出聲也。从口。肅聲。穌弔切。古音在三部。


(歗)籒文嘯。从欠。欠部重出歗字。引詩其歗也謌。今詩惟條其歗矣作歗。

© 汉典

嘯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ɑu˥˧ 唐代读音 *sèu日语读音 USOBUKU韩语罗马 SO现代韩语 소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au5 siau5 [宝安腔] sau5 siau5 siu5 [梅县腔] siau5 si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海陆腔] siau5 sau5 [台湾四县腔] siau5 seu5 sau5粤语 siu3潮州话 sau3

近代音 心母 蕭豪韻 去聲 笑小空;中古音 心母 嘯韻 去聲 嘯小韻 蘇弔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蕭部 ;王力系统:心母 幽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嘯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嘯」 說文‧口部「嘯」「啸」 「嘯」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叱
啸
嘨
歗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涍(xiao4)
    2. 詨(xiao4)
    3. 啸(xiao4)
    4. 誟(xiao4)
    5. 䊥(xiao4)
    6. 斅(xiao4)
    7. 効(xiao4)
    8. 殽(xiao4)
    9. 䇃(xiao4)
    10. 校(xiao4)
    11. 肖(xiao4)
    12. 恔(xiao4)
同部首
    1. 㘈
    2. 嘻
    3. 噄
    4. 呢
    5. 嘥
    6. 喉
    7. 問
    8. 㖞
    9. 哨
    10. 㘚
    11. 噻
    12. 咰
同笔画
    1. 䵒
    2. 䒎
    3. 嬗
    4. 㯦
    5. 𠙯
    6. 鞔
    7. 鮃
    8. 餢
    9. 壌
    10. 㦗
    11. 橌
    12. 薀
初中古诗词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 《竹里馆》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明·魏学洢 《核舟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宋·苏轼 《定风波》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