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qí

jī

ㄑㄧˊ

ㄐㄧ

部首 八

部外 6

总笔画 8

丌 亓 𢍌 基 期 箕 𠔐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176

单一结构

122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dwu|dwu

tmmc

ec

44801

拼音 qí jī

注音 ㄑㄧˊ ㄐㄧ

部首 八 部外 6总笔画 8

基本区 5176笔顺 12211134

常 通 标

其 基本解释

● 其

qí ㄑㄧˊ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 其

jī ㄐㄧ


  1. 〔郦食(yì)~〕中国汉代人。

英语 his, her, its, their; that

德语 da, das ,derart, derartig ,ihr, ihre ,sein, seine

法语 son,sa,ses,leur,leurs,il(s)​,elle(s)​,ceci,cela

【漢典】

其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其 jī

名

(1) 通“諅”。周年 [anniversary]

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轻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2) 另见 qí

基本词义


◎ 其 qí

名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词性变化


◎ 其 qí

代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jī ),变成“其”。( jī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又如:独善其身

(3) 她 [she]。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4) 它 [it]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5) 他们;她们;它们 [they]。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6)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其妻

(7) 她的 [her]。

如:其夫

(8) 它的 [its]。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9)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their]。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0)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又如:正当其时

(11) 这样,如此 [such]。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2) 姓

◎ 其 qí

副

(1)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 其 qí

连

(1) 如果,假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3) 还是。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其 qí

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邶风》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3)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常用词组


其次其后其间其乐无穷,其乐不穷其貌不扬其内其所其实其势汹汹其它其他其先其余其外其中
【漢典】

其 國語辭典

其ㄑㄧˊqí
代
  1. 他、他們。用於第三人稱。如:「聽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滅」。《孟子·萬章上》:「親之,欲其貴也。」唐·韓愈〈師說〉:「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2. 他的、他們的。如:「人盡其才」、「各得其所」。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亦不詳其姓氏。」

形
  1. 這個、那樣,表示指示。如:「查無其事」、「不厭其煩」。《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副
  1. 殆、大概,表示揣測。《禮記·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幾乎?」唐·柳宗元〈封建論〉:「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

  2. 將,表示時間。《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訓不善,政事其不治。」

  3. 豈、難道,表示反詰。《左傳·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 可、應該,表示期望。《左傳·隱公三年》:「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戰國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連
  1. 若、如果,表示假設。《荀子·勸學》:「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蘇軾〈留侯論〉:「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

  2. 還是、或是,表示選擇。《莊子·養生主》:「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史記·卷四三·趙世家》:「秦誠愛趙乎?其實憎齊乎?物之甚者,賢主察之,秦非愛趙而憎齊也。」

助
  1. 發語詞,無義。《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其以沛為朕湯沐邑。」

  2. 然,語中助詞。《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3.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尤其」、「極其」。

名
  1. 姓。如漢代有其石。

其ㄐㄧˋjì
助
  1. 置於句中或句末。用於彼、何之後。《詩經·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賜!汝來何其晚也?」

其ㄐㄧjī
助
  1. 置於語尾,表疑問的語氣。《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三》:「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名
  1. 人名用字。如漢代有酈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漢典】
【子集下】【八】 其·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其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八】 其·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又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又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𨻰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又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又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又【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又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又【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漢典】
【卷五】【箕】

↳箕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其”字头,请参考“箕”字:)
【卷五】【箕】
《說文解字》

簸也。从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𠀠,古文箕省。𠷛,亦古文箕。𠔋,亦古文箕。𠔝,籒文箕。𠥩,籒文箕。居之切

《說文解字注》

(箕)所㠯簸者也。所㠯者三字今補。全書中所㠯字爲淺人𠛹者多矣。小雅曰: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廣韵引世本曰:箕帚,少康作。按簸揚與受𡊅皆用箕。从竹𠀠。象形。丌其下也。四字依韵會本。今各本丌下互譌。居之切。一部。凡箕之屬皆从箕。

(𠀠)古文箕。象形不用足。今之箕多不用足者。

(𠵶)亦古文箕。下象竦手。

(𠔋)亦古文箕。此象箕之哆口。

(其)籒文箕。依大徐作籒。按經籍通用此字爲語詞。渠之切。或居之切。

(𠥩)籒文箕。从匚。會意。匚部曰:𠥓,籒文匚。

【漢典】

其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tɕi˥ 唐代读音 *ghiə ghiə日语读音 SONO SORE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越南语 kì

客家话 [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粤语 gei1 kei4潮州话 ki5 (khî)[潮阳]ki2 (khí)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陽 奇小空;中古音 群母 之韻 平聲 其小韻 渠之切 三等 開口;見母 之韻 平聲 姬小韻 居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咍部 ;溪母 咍部 ;王力系统:見母 之部 ;羣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其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其」乙7672合9810 「其」亞其𠤕作母辛卣商代晚期集成5292 「箕」信2.021   「其」說文古文 「其」睡虎地簡23.1     「其」
「其」前5.6.1合35347 「其」其侯亞𠤕父己器商代晚期集成10559     「其」說文古文 「箕」孫臏240      
  「其」頌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     「其」說文古文 「箕」汝陰侯墓二十八宿圓盤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丌
亓
𢍌
基
期
箕
𠔐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碁(qi2)
    2. 竒(qi2)
    3. 䕤(qi2)
    4. 䓅(qi2)
    5. 㞿(qi2)
    6. 蘄(qi2)
    7. 懠(qi2)
    8. 䄢(qi2)
    9. 锜(qi2)
    10. 騎(qi2)
    11. 䉻(qi2)
    12. 隑(qi2)
    13. 鞿(ji1)
    14. 樭(ji1)
    15. 饥(ji1)
    16. 魕(ji1)
    17. 饑(ji1)
    18. 飢(ji1)
    19. 𠓪(ji1)
    20. 璣(ji1)
    21. 枅(ji1)
    22. 鳮(ji1)
    23. 銈(ji1)
    24. 鐖(ji1)
同部首
    1. 𠔪
    2. 𠔕
    3. 𠔺
    4. 𠔣
    5. 𠔏
    6. 𠔈
    7. 𠔰
    8. 兲
    9. 𠔖
    10. 𠔦
    11. 𠔙
    12. 𠔭
同笔画
    1. 侨
    2. 枍
    3. 𠀴
    4. 糾
    5. 㓢
    6. 枟
    7. 㢰
    8. 怺
    9. 咈
    10. 或
    11. 㱛
    12. 垉
小学古诗词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明·钱福 《明日歌》
初中古诗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汉·曹操 《观沧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汉·曹操 《观沧海》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