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rén

ㄖㄣˊ

部首 亻

部外 0

总笔画 2

人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4EBB

单体结构

3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wth

hl

naaa

20200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部首 亻 部外 0总笔画 2

统一码 4EBB笔顺 32

亻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亻

rén ㄖㄣˊ

     ◎ 同“人”。用作偏旁。俗称“单人旁”。

英语 radical number 9

© 汉典
【子集中】【人】 人·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亻”字头,请参考“人”字。)
【子集中】【人】 人·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古文〕𠔽【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 汉典
【卷八】【人】

人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亻”字头,请参考“人”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从人。如鄰切〖注〗𠔽,《集韻》人古作𠔽 。

『說文解字注』

(人)天地之性冣貴者也。冣本作最。性古文以爲生字。左傳。正德利用厚生。國語作厚性是也。許偁古語不改其字。禮運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㑹。五行之秀氣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按禽獸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爲天地之心。惟人爲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爲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果實之心亦謂之人。能復生艸木而成果實。皆至微而具全體也。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艸方書詩歌紀載無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艸乃盡改爲仁字。於理不通。學者所當知也。○仁者、人之德也。不可謂人曰仁。其可謂果人曰果仁哉。金泰和閒所刊本艸皆作人。藏袁廷檮所。此籒文。此對儿爲古文奇字人言之。如大之有古文籒文之別也。字多从籒文者。故先籒而後古文。象臂脛之形。人以從生。貴於橫生。故象其上臂下脛。如鄰切。十二部。凡人之屬皆从人。

© 汉典

亻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ʐən˧˥ 韩语罗马 IN

客家话 [海陆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客英字典] ngin2粤语 jan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亻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人」 甲2940合18901「人」 作冊夨令簋西周早期集成4300「人」 包2.2「人」 說文‧人部「人」 睡.日乙17「亻」
「人」 乙1938反合14207反「人」 王人方臼輔甗西周中期集成941「人」 包2.29
「人」 鐵191.1合10869「人」 虢叔盨西周晚期集成4389「人」 曾18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人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仁(ren2)
    2. 任(ren2)
    3. 芢(ren2)
    4. 䛘(ren2)
    5. 䌾(ren2)
    6. 忎(ren2)
    7. 鵀(ren2)
    8. 𠔽(ren2)
    9. 人(ren2)
    10. 䚾(ren2)
    11. 壬(ren2)
    12. 朲(ren2)
同部首
    1. 偫
    2. 𠎴
    3. 𠑒
    4. 儠
    5. 𠑢
    6. 㒦
    7. 㑏
    8. 𠋲
    9. 𠑬
    10. 儼
    11. 㐽
    12. 𠍶
同笔画
    1. 二
    2. 𠙴
    3. 丁
    4. 入
    5. 又
    6. 卩
    7. 人
    8. 龴
    9. 𠄍
    10. 十
    11. 𠂉
    12. 凵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