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濯

1《金文编》739页。2《说文》237页。3《篆隶表》811页。
形声字。从水,翟声。洗涤。《说文》:“濯,
也。”《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毛传:“濯,涤也。”引申为清洗、袪除等义。又,《尔雅•释诂上》:“濯,大也。”《诗•大雅•常武》:“濯征徐国。”毛传:“濯,大也。”又,用过的脏水。《广雅•释器》:“潲、濯,滫也。”王念孙疏证:“臭汁亦谓之滫,亦谓之潲,亦谓之濯。”《仪礼•士丧礼》:“渜濯弃于坎。”(王逸鹤)
——李学勤《字源》
扩展阅读

“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这个“濯”字读作zhuó,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其左右两侧是两把笤帚之形,中间是“水”,表示洗涮、洗涤。②是金文的形体,变为“从水翟声”的形声字了。③是小篆的形体,与金文极为相似。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濯,浣也。从水翟声。”“濯”字的本义为“洗涤”,如《诗经•大雅•泂酌》:“挹彼注兹,可以濯罍。”“罍(léi)”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物。大意是:从那里打水注到这里.可以洗涤罍。《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缨”是帽带子。这是说:沧浪河的水多清呀,可以洗涤我的帽带子。古籍中常见“濯濯”一词,一般是指“光泽的样子”,如《诗经•大雅•崧高》:“鉤膺濯濯。”所谓“鉤膺”是马脖子上和腹部的带子上的装饰品,这是说:鉤膺光泽耀眼。
请注意:在古代,洗、涤、濯的含义是有同有异的。“洗”字本指洗脚,而后世则可以代“濯”、“涤”用。而“涤”只能指洗物品、器皿,不能指洗手洗脚。“濯”字的意义最为广泛,洗衣、洗器物及洗手脚均可用“濯”字。

①也。从水,翟聲。直角切(zhuó)。
【注釋】①
(huàn):參“
”條。

汉典: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