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開卷有益  > 正文

想象力和文字的极致

杨照

作者简介: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我们今天阅读汉赋,会遇到的一个根本困难,是在其中有许多不认识的字。

看看《上林赋》中的这一段:“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狭之口。触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汹涌澎湃。滭弗宓汩,偪侧泌瀄。横流逆折,转腾潎冽。滂濞沆溉,穹隆云桡,宛潬胶盭。逾波趋浥,涖涖下濑。批岩冲拥,奔扬滞沛。临坻注壑,瀺灂霣坠。沈沈隐隐,砰磅訇磕。潏潏淈淈,湁潗鼎沸。……”

不妨试着将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两百多个字的文章,应该被圈得密密麻麻,其中至少有三十个不认识的字。

不用怪自己的中文水平低,也不要怪这文章太古老。这不是人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时代久远所造成的。文章里出现的大量奇字、僻字,是汉赋的作者故意而为的,即使与他们同时代的读者,遇到这样的文章,也无法一眼就看懂或读出每一个字。

司马相如是知名的汉赋作者,他另外著有《凡将篇》,这是一本字书。扬雄也是知名的汉赋作者,他也另外著有《方言》和《训纂》两本字书。班固也是知名的汉赋作者,而他也另外著有一本《续训》,它是扬雄《训纂》的续篇,当然也是一本字书。

这些写赋的人都兼编字书的角色,绝非偶然。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文字专家,专门收集,有时甚至创造发明文字,他们当然就将自己能掌握的庞大字词运用在汉赋作品里。再退一步问,他们为什么会对收集、创造文字,编字书有这么大的兴趣和热情?

因为一方面,他们自觉活在一个充满着稀奇、新鲜事物的环境里,需要有比一般通行的更多、更丰富的字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形象地描绘这些事物。另一方面,他们也受到扩张的时代氛围的深刻影响,自然会想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进行类似的扩张发展,也就是,把语言文字的范围予以大幅地拓增。

我们在西方的大航海时代看见过类似的历史现象。从海上冒险回来的人,带回了各式各样的事物,其中就有欧洲人之前从未见过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等,当然活的死的都有。这些事物,等待被命名、被诉说。既有的语言文字显然不足以应付这爆发的需求。于是,新的字词产生了,新的语法出现了,新的表达方式快速地流行了。

而原先欧洲通用的拉丁文缺乏足够的弹性,不能容纳快速增加的新字、新词、新表达,且各地有未被教会控管,变化较自由的方言,方言比拉丁文更能应对这样的新时代变化。所以,方言崛起,拉丁文相对没落,这也使教会权威式微。

同样地,汉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看到了戈壁沙漠,看到了南蛮地区的动植物等,这些新事物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而且必须有新的文字才能记录。《上林赋》形容上林的地理,一开头就说“左苍梧,右西极”。其中的苍梧和西极是今天广西等地的地名,是在汉武帝时代才开始进入汉人意识中的偏荒之处的名字。司马相如刻意将上林投射到极远的西南去,就是为了利用辽阔的距离,打开夸张想象的空间。

和西方大航海探险所得同步发展的,是强大的博物学系统,人们想办法将这些以前没见过的东西,以一种可以理解、可以掌握的秩序进行安排。西汉没有类似的博物学,当然也就没有建立博物学所需要的如制作标本等,保存运送远方对象的技术。而他们能带回来的,是种种传奇的描述与诉说,这当然就需要大量的新字词和新语法,以命名、传达新事物等。

在汉赋的语言文字中,我们很难分清真实和想象。《子虚赋》和《上林赋》都部分来自远方的描述,但更多的是凭借语言文字所打造出的夸张想象。因为有远方真实、新鲜事物的刺激,所以人们也就会倾向于部分相信想象,而不会以“不是真的”为理由,将想象置诸一旁。

此外,如《上林赋》介绍上林的地理时,专注地讲河川,以形容八条河的河水如何动荡、如何变化等,这是想象力的特技表演,它呈现出事物、想象、文字描述的三重极限。其实,突破极限是关键,而没有这个野心,或少了突破极限的能力,就没有资格写赋。

 

——摘自 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4:帝国的昂扬精神》

购买本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汉典:zdic.net

阅读原文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