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開卷有益  > 正文

细说汉字: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个“林”字是个同体会意字。甲骨文①就像并立的两棵树。金文②的形体同于甲骨文,小篆③也是从甲、金文字演变而来的,只是把直笔变成曲笔而已。楷书④则又把小篆的曲笔改为直笔,这样书写方便。
 
两棵树并列表示树木众多,因此“林”字的本义就是“树林”。从“林”字表树木多,后又引申为表示人或事物的会聚丛集,如《汉书•司马迁传》:“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后来也常称儒林、艺林,说船只多则为“帆樯林立”等。
 
《史记•司马相如传》中有“洒以林离”一句话,后两个字不好理解。其实今天所写的“淋漓”,在上古就写作“林离”;后世人为了表意的需要,就给这两个字加了三点水,表示水流状,这就产生了两个新形声字“淋漓”了。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从二木,表示丛聚的树木。本义是连接成片的树木。《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诗·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诗·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通“旝kuài”,旌旗)如林。”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冀小军)

​

——李学勤《字源》

 


汉典:www.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