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開卷有益  > 正文

楚歌:汉室宫廷的流行歌曲

石观海

作者简介:石观海,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1982年1月起任教于武汉大学。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获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称号。

 

楚歌,颜师古注《汉书》谓“楚人之歌,犹吴歈越吟也”,亦即以荆楚的音声演唱的歌诗。楚亡后,楚歌仍在南国流行。项羽兵败垓下,曾唱《垓下歌》。刘邦在四面楚歌中战胜项羽,建立了西汉政权,由于他“乐楚声”,所以“楚歌”一直成为汉室宫廷中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两汉帝王中第一个唱楚歌的就是前汉这位开国皇帝。《史记·高祖本纪》载:“十二年十月……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这首“歌诗”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据说汉高祖刘邦一边起舞,一边歌唱,“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歌词虽然寥寥只有三句,但颇有气势。歌以风起云飞起兴,渲染了声威显赫的氛围,继则表现了平定四海的踌躇满志心理,以及欲得良将忠臣守卫基业的期望。最后一句还些微流露出对刘氏江山未来前途的隐隐担忧。像《大风歌》这样的楚歌形式短小,琅琅上口,易于即兴抒怀、合乐歌唱。刘邦之后,不少帝王贵族都喜爱这种诗歌样式,如赵王刘友、淮南王刘安、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乌孙公主刘细君、汉少帝刘辩、少帝妃唐姬等都有楚歌传世。

 

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也是一首著名的楚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歌也以风起云飞起兴,抒写秋日暮年的人生感受。汉武帝在位时,帝国态势,如日中天,但攀上了顶巅,接下去便是下坡路,国势、人生、己身,全同此理,所谓乐极生悲,正由此耳。与乃祖的《大风歌》相比,《秋风辞》是文采过之而气势不及。汉少帝(弘农王)刘辩的《悲歌》与刘邦、刘彻诸歌排列在一起,正如一出有始有终的汉朝戏剧,《大风歌》是序曲,《秋风辞》是高潮,《悲歌》则是刘汉王朝的尾声: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这是刘辩被毒杀前夕无可奈何的哀叹,也是汉家王朝的最后一首挽歌。乃祖乃宗风起云涌的气势、秋风白云的情致,到了此时已经风流云散,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通往末路——“幽玄”的亘古悲情。《悲歌》终于给汉室宫廷的流行歌曲打上了休止符。

 

汉代的文人也有不少楚歌作品,其中的几首“变体”值得注目,如梁鸿的《五噫歌》:

 

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全歌五句,每句之后似乎实词都无法表达作者心头郁积的愤慨,于是都凝缩为同样的叹词“噫”,这样一句一顿,一唱一叹,反复回环,使作者面对“宫阙崔嵬”与“民之劬劳”之间的巨大落差,发出的感慨喟叹益发深沉有力,震颤人心。张衡的《四愁诗》也可视作楚歌的“变体”,全诗四章,每章七句,如其首章: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以下三章形式均同首章,只是调词转韵,重叠反复,咏叹再三,构成整齐的形式美与婉转的旋律美。手法上运用传统的比兴法,以“美人”比喻其怀念之人,写得文采斐然,情感幽深。之所以把它看成楚歌的“变体”,是因为张衡对楚歌的传统句型进行了匠心独运的调整,即除首句还明显保留着楚歌句式的“胎记”外,其余六句已蜕变为七言诗的标准句式。张衡以前汉代文人的“七言”诗作大都亡佚不存,或仅存残句,因此,楚歌的变体《四愁诗》称得上是文人七言诗的滥觞之作。

 

 

——摘自 石观海《中国文学简史》

购买本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汉典:zdic.net

阅读原文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