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六字出在《尚书·大禹谟》中
《随笔》杂志2009年第1期刊登段怀清先生的《胡兰成与(战难和亦不易)》一文,其中引用了一段先秦典籍的名言:
《荀子》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第158页)
以上所引的十六字,在古代儒家经典中是相当有名的,但它并不见于《荀子》一书,而是出自《尚书·大禹谟》。在《尚书》原文里,传说中的帝王舜对受命治理洪水并即将继承君位的禹作了谆谆的告诫:
帝曰:“来,禹,降(一本作‘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华书局1980年版影印本《十三经注疏》第136页)
这段话的大意是:
舜帝说:“来,禹,洪水之灾警示我们,你能信守承诺,成功地平治了水患,你确实是个贤才……我褒扬你的德行,赞美你的功勋。现在天命降临到你的身上,你终于可以登上君主的大位了。但你必须了解,人心是变动不安的,天道是幽微难明的,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精诚专一,始终不渝地实行中正之道。”
根据清代学者的考证,《大禹谟》这篇文章,属于《伪古文尚书》,作伪者乃三国魏时的学者王肃。其中某些语句是从其他先秦典籍中摘取后经过改饰拼缀而成的。例如上引十六字中的“允执厥中”就来自《论语·尧曰》的“允执其中”,仅仅将原文的“其”字改成同义的“厥”。又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两句,也可从《荀子》一书中找到类似的话语,请看:
《荀子·解蔽》:“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这里,“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两句,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上下仅各有一字之差,而“之”与“惟”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语助词,可以互换通用,改造的痕迹是相当明显的。所以,清代学者郝懿行的《荀子补注》指出,《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取自《荀子·解蔽》的“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尚书·大禹谟》在将《荀子·解蔽》原文“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改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以后,又加上了“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八字,这与《荀子·解蔽》两句后面的“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相比,无论从句式或内容都有了明显的区别,不能再混为一谈。所以,段怀清先生的引用方法是不对的,让人感到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正确的写法应当是:
《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