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開卷有益  > 正文

“阙”能用作量词吗?

金文明

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戏剧史》第五章“传奇时代”二“新样式的更替”中写道:

高明把这样一阙《水调歌头》写在《琵琶记》的开头……

这阙短短的词,相当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文艺观。(2006年版第167页)

这里两次出现“阙”字,都是作为量词来使用的。这种情况,我在其他的文章中也多次见到过。“阙”字能用作量词吗?

查一下《汉语大字典》可以知道,“阙”基本上是个古汉语词,义项较多。其本义是指宫门外两边的楼台,中间有路可供出入。后来引申出宫殿、帝王居住之处等意义。喜欢唐宋诗词的人,一般都读过李白《忆秦娥》词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和岳飞《满江红》词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名句,对“阙”字的这个常用义应当是有所了解的。但无论在散文或诗词中,“阙”却从来没有被作为量词使用过。

其实,古人用来表示词和歌曲的量词应当用“阕”。“阕”既可表示名量,如宋李弥逊《醉花阴·硕人生日》词:“一觞一阕《千秋岁》。”“一阕”即“一首”。又可表示动量,如《平山冷燕》第一回:“乐奏三阕,酒行九献。”“三阕”,即“三遍”。可见作者文章中的两个“阙”字都应当是“阕”字之误。

“阕”误作“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宫阙”的“阙”与“一阕”的“阕”读音相同,都念què色,而且两者的字形也比较相近,容易混淆。

其二,“阙”字在古代散文和诗词中比较多见,特别是前面提到的李白和岳飞的两首词,人们一般都读过,而“阕”字则很少看到,“阕”容易被误写或误排成“阙”。

其三,“阕”误作“阙”,经常在报刊以至学术著作中出现,人们看多了以后,容易习非成是,误“阕”为“阙”。

最后提一下,余先生这部2006年版的《中国戏剧史》,是他1985年版《中国戏剧文化史述》的修订本。我查了原来的那个本子,两处也都作“阙”。这说明确实是作者误用了,不是排校疏忽造成的差错。所以特作此文,希望余先生能引起重视,加以纠正。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