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開卷有益  > 正文

一分钟读懂儒家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字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中心内容,以“礼”为表现形式,以“中庸”为思想方法,以“大同”为远大理想的儒家学说。

《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柔也。術士之偁。从人需聲。人朱切”。据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释,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必斋戒沐浴,以示诚敬。故后世以需为司礼者之专名……复增人旁作儒”。

儒家经书是四书五经;战国时,已有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之说。儒家早期以五经为主,在佛教禅宗的挑战下,宋代程朱理学以四书取代五经的地位。明代开始,儒家把诗、书、三礼、易、春秋三传、《论语》、《孟子》、《孝经》和《尔雅》合称十三经。

儒家发展历史


儒家的正反观点:


不管如何,儒家思想历久而犹新,对东亚政治文化与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贡献,是人类史上一大思想体系与学术传统,往往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并列,被视为世界上一种主要宗教,影响范围广泛,曾是中国思想源泉,日本、韩国和越南亦被视为儒家之国,处于儒家文化圈之中。儒家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与道教、佛教、民间文化和社会下层信仰共同组成中国文化,其中儒家当占最大比重。儒家的诞生,代表中国“哲学的突破”的开始,中国思想史始于儒家。自西汉起,儒家传统在中国的道德教育、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伦理方面,占有主导地位。儒家不单是一种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思想体系,全面安排人间秩序,从家庭、国家到天下,都在儒家范围之内,主要成就,在于提供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孔子一般百姓不会拜祭,现代华人大多数不再认为儒家是宗教,但儒家思想成为部分中国人心灵、道德和礼俗生活的一种依托和准则,仍是重要的文化资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