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開卷有益  > 正文

老白说史(十四)

李小白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记载了魏帝曹丕封赏杨彪的事。

原文:

初,帝欲以杨彪为太尉,彪辞曰:“尝为汉朝三公,值世衰乱,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复为魏臣,于国之选,亦不为荣也。”帝乃止。冬,十月,已亥,公卿朝朔旦,并引彪,待以客礼;赐延年杖、冯几,使著布单衣、皮弁以见;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朝见,位次三公;又令门施行马,置吏卒,以优崇之。年八十四而卒。


试译如下:

开始,文帝要任命杨彪为太尉,杨彪推辞说:“我曾经做地汉朝的三公,遇到社会动荡,对汉朝不能有一尺一寸的帮助;如今再做魏的臣子,对国家选用人材来说,也不光彩。”文帝这才没有任用他。冬季,十月,已亥(初二),大臣早晨上朝,文帝特地要杨彪上前,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赐给他延年杖,倚靠身体的小几,允许他穿布制的单衣、戴平常朝会用的皮弁冠上朝;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品级为中二千石;朝见时,班位仅次于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特许他在门前施用“行马”,设置吏员和士卒,以示优待和尊崇。杨彪在八十四岁时去世。


感想:

要知道杨彪号称是“弘农杨氏”之后,算得上是东汉名门了。杨彪在当时很有名气,当过很多年官。后来见汉室衰微,便诈称腿脚不便,不理世事。唯独善其身以示对汉朝之忠诚。由于曹丕是强逼汉献帝禅让帝位,所以为了表示对曹魏政权的不认可,所以他拒绝当官。但却接受了曹丕给他的优厚待遇。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另一个人物,就是龚胜。

据记载:龚胜(公元前68~11)字君宾,西汉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好学,通五经,……。初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县令。哀帝时征召为谏议大夫,屡次上书抨击刑罚严酷、赋敛苛重。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不满哀帝宠幸董贤,出为渤海太守,托病辞官。后又被征为光禄大夫。王莽秉政时,归老乡里。王莽篡汉后被强征为太子师友、祭酒。胜拒不受命,对门人高晖等说:“吾受汉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绝食十四日而死。

杨彪和龚胜,两个人都是以忠于汉朝为前提,不事二主的著名人物。但究其细节,则感觉龚胜在形式上更为决绝。杨彪虽没做曹魏的官,但却享受了曹魏的禄;而龚胜却连禄也不受,干脆绝食而死。如果两人相见于地下,想必会如《资治通鉴》注中所说:杨彪有愧于龚胜多矣。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杨彪既然已经铁了心不为其服务,却又坦然地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说不定也成了曹丕向天下做秀的道具:看,杨彪这样的人我都能优待,说明我很尊重贤人名士啊!

而龚胜就不同了:我不但不为你做事,也不让你把我当道具。

也许杨彪有顾虑,怕过于决绝会激怒曹丕,祸及家人和亲友,但大义当前,应该是“义无反顾”啊。相比袭胜的决绝和义无反顾,境界之高下立见。

我不由得又想起一个人,就是瞿秋白先生。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俊杰,当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后,6月18日慷慨就义。据说瞿秋白牺牲当天,国民党军押着他选择执行地点。从中山公园到城外罗汉岭,大约两华里多,反复走了40分钟,最后来到一片草坪,瞿秋白站住,环顾一下四周,盘腿坐下,对刽子手点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枪声响,瞿秋白缓缓倒下,年仅36岁。

瞿秋白先生就是既不为你演戏(自首投降),也不为你当道具。他是无愧于俊杰的称谓的!

毛泽东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所固守的气节。


往期回顾:
老白说史(十三)
老白说史(十二)老白说史(十一)
老白说史(十)老白说史(九)
老白说史(八)老白说史(七)
老白说史(六)老白说史(五)
老白说史(四)老白说史(三)
老白说史(二)老白说史(一)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