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因循 成語解釋
苟且因循
【解釋】得過且過,不求進取。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臣願陛下鑑 漢 、 唐 、 五代 之所以亂亡,懲 晉武 苟且因循之禍,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郭沫若 《羽書集·把精神武裝起來》:“爛熟的封建文明持續了過分長久的年代,沒有得到蛻變,更加以 清 朝三百年的無理的統制,養成了一種苟且因循的習慣,毫無積極進取的精神。”
© 漢典
苟且因循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苟且因循
© 漢典
【解釋】得過且過,不求進取。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臣願陛下鑑 漢 、 唐 、 五代 之所以亂亡,懲 晉武 苟且因循之禍,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郭沫若 《羽書集·把精神武裝起來》:“爛熟的封建文明持續了過分長久的年代,沒有得到蛻變,更加以 清 朝三百年的無理的統制,養成了一種苟且因循的習慣,毫無積極進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