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虢取虞 成語解釋
滅虢取虞
【解釋】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住乙國,等滅掉甲國後再滅乙國。
【出處】虢、虞:周朝國名。魯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假道虞國,出師伐虢國。滅虢後,又回師滅掉虞。
【示例】今先定西蜀,乘順流之勢,水陸並進,併吞東吳,此“~”之道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語法】連動式;作定語、補語;含貶義
© 漢典
灭虢取虞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滅虢取虞
© 漢典
【解釋】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住乙國,等滅掉甲國後再滅乙國。
【出處】虢、虞:周朝國名。魯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假道虞國,出師伐虢國。滅虢後,又回師滅掉虞。
【示例】今先定西蜀,乘順流之勢,水陸並進,併吞東吳,此“~”之道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語法】連動式;作定語、補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