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 基本解释
● 闢
- 開啟;打開。《六書故•工事一》:“闢,開之盡也。”
- 開闢;開拓。《吴子•圖國》:“闢土四面,拓地千里。”
- 墾地;開墾。《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田野闢,人民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
- 屏除;排除。《荀子•解蔽》:“是以闢耳目之欲,而遠蚊蝱之聲。”
- 駁斥。如:闢謠。宋葉適《上西府書》:“闢和同之論,息朋黨之説。”
- 開闊;寬廣。晋潘岳《西征賦》:“蹈秦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壯。”
- 通“避”。回避。《周禮•天官•閽人》:“凡外内命夫命婦出入,則為之闢。”
- 〔湀闢〕見“湀”。
英语 open; settle, develop, open up
法语 frayer (un chemin),ouvrir (une voie, une chronique...),réfuter (une théorie),rejeter (une position)
【漢典】
闢 國語辭典
動
-
開墾。如:「開天闢地」。《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地可墾闢,悉為農郊,以贍萌隸。」
-
駁斥、摒除。如:「闢謠」。《荀子·解蔽》:「是以闢耳目之欲,而遠蚊蝱之聲。」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闢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漢典】
〔古文〕𨴔
𨴔【唐韻】房益切【集韻】【韻會】【正韻】毗亦切,
𠀤音擗。【說文】開也。从門,辟,意兼聲。【廣韻】啓也。【易·繫辭】其動也闢。【疏】動則開生萬物,故其動也闢。【又】闢戸謂之乾。【疏】謂吐生萬物,若室之開闢其戸。【書·舜典】詢于四岳,闢四門。【傳】開闢四方之門。【左傳·宣二年】晨往,寢門闢矣。
又避也。【周禮·天官·閽人】凡外內命夫命婦,出入則爲之闢。【註】闢行人,使無干也。【釋文】闢,避也。
又【集韻】匹辟切,音僻。【爾雅·釋水】湀闢流川。【註】通流也。
又【正韻】亦作辟。【周禮·天官·閽人闢釋文】闢,本又作辟。𨴔字作門內卄。
【漢典】
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