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hóng

ㄏㄨㄥˊ

部首 艹

部外 6

总笔画 9

繁体 葒

葒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36D

上下结构

122551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xaf

tvmm

ezbi

44112

拼音 hóng

注音 ㄏㄨㄥˊ

部首 艹 部外 6总笔画 9

基本区 836D笔顺 122551121

标

荭 基本解释

● 荭

(葒)

hóng ㄏㄨㄥˊ


  1. 〔~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达三米,叶大,长卵形而尖,茎叶都带红色,生密毛,夏季开粉红色花,可供观赏。果黑色,可入药。亦称“红草”、“水荭”、“茏古”。
  2. (葒)

英语 herb

德语 Kraut (S)

【漢典】

荭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荭

葒 hóng

名

即荭草。红蓼的别称 [prince's-feather]。一种蓼属植物( Polyonum orientale )。茎高达三米,全株有毛,叶阔卵形,花白色或淡红。供观赏,果实可入药。也叫水荭

【漢典】
【申集上】【艸】 葒·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葒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荭”字头,请参考“葒”字。)
【申集上】【艸】 葒·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𠀤音紅。【爾雅·釋草】葒,蘢古。【本草】葒草,水葒也,與葓同。

【漢典】

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xuŋ˧˥

粤语 hung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荭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葒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紅(hong2)
    2. 紭(hong2)
    3. 䡌(hong2)
    4. 纮(hong2)
    5. 魟(hong2)
    6. 閎(hong2)
    7. 霟(hong2)
    8. 玜(hong2)
    9. 葒(hong2)
    10. 瓨(hong2)
    11. 鉷(hong2)
    12. 泓(hong2)
同部首
    1. 䔿
    2. 萨
    3. 莤
    4. 䒩
    5. 䓉
    6. 䒲
    7. 蓄
    8. 䓻
    9. 䒚
    10. 苏
    11. 蒬
    12. 䖄
同笔画
    1. 昭
    2. 柾
    3. 便
    4. 爯
    5. 玶
    6. 恠
    7. 恎
    8. 臿
    9. 珅
    10. 㞁
    11. 咡
    12. 给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