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2) 同本义 [axe-handle,helve]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3)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4)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rule]
柯,法也。——《尔雅》
(5)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6) 树枝 [branch]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8)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pasania cuspidata]
【漢典】
柯 國語辭典
名
斧柄。《說文解字·木部》:「柯,斧柄。」《國語·晉語八》:「今若大其柯,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聞。」三國吳·韋昭·注:「柯,斧柄,所操以伐木。」
樹枝。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枝柯扶疏,世罕其比。」唐·李白〈南軒松〉詩:「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殼斗科石櫟屬植物的通稱。常綠喬木,葉橢圓形有鋸齒狀。夏季開花,單性,雌雄同株。果實為堅果,隔年成熟,可供熟食。木材堅實,為建築、造船等的優良用材。
姓。如宋代有柯夢得。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