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mì

ㄇㄧˋ

部首 巾

部外 10

总笔画 13

幦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E4E

左右结构

2524525114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mhpu

lbbac

liso

47280

拼音 mì

注音 ㄇㄧˋ

部首 巾 部外 10总笔画 13

统一码 5E4E笔顺 2524525114134

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幎

mì ㄇㄧˋ

  1. 古同“幂”,覆盖物体的巾或幔;覆盖。
  2. 均匀的样子。

英语 cover-cloth, cover with cloth

© 汉典

幎 國語辭典

幎ㄇㄧˋmì
名
  1. 覆盖器物的布巾。《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而死。」

动
  1. 覆盖。《淮南子·原道》:「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

副
  1. 均匀的样子。《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望而视其轮,欲其幎尔而下迆也。」汉·郑玄·注:「幎,均致貌也。」

© 汉典
【寅集中】【巾】 幎·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幎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 幎·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𠀤莫狄切,音覓。【說文】幔也。【玉篇】簾也。

又【玉篇】覆也。【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註】幎目,覆面者也。

又均致貌。【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而眂其輪,欲其幎爾而下迆也。【註】幎,均致貌。

又【集韻】【類篇】𠀤民堅切,音眠。

又【集韻】𢗅經切,音冥。

又【集韻】眠見切,音麪。義𠀤同。

© 汉典
【卷七】【巾】

幎 《说文解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幔也。从巾冥聲。《周禮》有“幎人”。莫狄切

『說文解字注』

(幎)幔也。謂冡其上也。周禮注曰:以巾覆物曰幎。禮經:鼎有鼏,尊𢑴有幎。其字亦作幂,俗作羃,筭家幎積是此字。魏都賦注引左傳:幂館宫室。塗曁曰幂者,亦謂冡其上也。今本作塓,乃俗字。从巾冥聲。莫狄切。古音在十一部。周禮有幎人。天官所屬,掌供巾幎。今周禮作幂。

© 汉典

幎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mi˥˧ 日语读音 TOBARI韩语罗马 MYEK现代韩语 멱

客家话 [客英字典] met7 [台湾四县腔] met7 [梅县腔] met7 [海陆腔] met7粤语 mik6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錫韻 入聲 覓小韻 莫狄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錫部 ;王力系统:明母 錫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幎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幎」 說文‧巾部「幎」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幦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䮭(mi4)
    2. 濗(mi4)
    3. 蔤(mi4)
    4. 鼏(mi4)
    5. 嘧(mi4)
    6. 蜜(mi4)
    7. 䭩(mi4)
    8. 峚(mi4)
    9. 䁇(mi4)
    10. 幂(mi4)
    11. 觅(mi4)
    12. 秘(mi4)
同部首
    1. 带
    2. 帘
    3. 㣇
    4. 帄
    5. 幘
    6. 㡨
    7. 㠺
    8. 帅
    9. 㠿
    10. 幪
    11. 㡙
    12. 帙
同笔画
    1. 䄐
    2. 㩀
    3. 弿
    4. 僁
    5. 䐖
    6. 傺
    7. 䔅
    8. 裔
    9. 尠
    10. 跣
    11. 㴨
    12. 赪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