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合符

拼音 hé fú

注音 ㄏㄜˊ ㄈㄨˊ

合符 词语解释

解释
1.符信相合;合验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为符,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为证。 2.相符合。 3.指符信。
-----------------
国语辞典
合符hé fúㄏㄜˊ ㄈㄨˊ
  1. 合验符信。古人将文字书写在木竹或金石上作为符信,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并合时可作为凭证。《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2. 符信相合。《管子.宙合》:「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

  3. 引申为事物彼此相合无误。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序〉:「况入神之制,与造化合符。」

© 汉典

合符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合符

  • 合符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在文字发明之前常用于重大的政治、行政、庆典、军事等活动,符又称符节、符信,多以竹、木、兽皮、玉、骨等为材料,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也就是合符。釜山合符”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釜山”也因此而成为中华大一统的开端之所和中华民族的发祥之源。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和服
      2. 河幅
      3. 荷负
      4. 荷負
      5. 涸鮒
      6. 閡富
      7. 褐夫
      8. 阂富
      9. 何郞粉
      10. 和神国
      11. 和说
      12. 核銷
      13. 和敏
      14. 和顺
      15. 神鳧
      16. 徐福
      17. 怀服
      18. 降服
      19. 发隐擿伏
      20. 衆說郛
    相关词语
      1. 合朔
      2. 合得著
      3. 合作農場
      4. 合手
      5. 合音
      6. 合頁
      7. 錯合
      8. 劄合
      9. 和合
      10. 咬合
      11. 鬪合
      12. 拌合
      13. 符旨
      14. 符牌
      15. 符婁
      16. 符賞
      17. 符勅
      18. 符樁
      19. 日符
      20. 綫符
      21. 贞符
      22. 靑符
      23. 官符
      24. 璽符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